十月初梦寄良嗣诗三句云相思一载馀身随云共远梦与汝同居觉而足之

武昌分别处,江岸倚篮舆。

对饮三杯后,相思一载馀。

身随云共远,梦与汝同居。

何日秋风夜,灯窗听读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在武昌的离别之地,我靠着江边的竹椅。
我们对饮了三杯之后,思念之情持续了一年多。
我的身影随云飘向远方,梦境中与你同住一室。
何时能有秋风之夜,我们在灯下共听书声。

注释

武昌:地名,今湖北省武汉市。
篮舆:古代的一种轻便竹制小车。
对饮:两人相对饮酒。
相思:深深的思念。
身随云共远:形容人的心意或思绪随着云彩飘向远方。
梦与汝同居:在梦中与你共同生活。
秋风夜:秋风起的夜晚。
灯窗:灯火下的窗户,代指家或读书的地方。

鉴赏

这首宋诗是郑刚中的作品,以武昌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深深思念之情。首两句描绘了在江边分别的情景,诗人倚着篮舆,与友人对饮,似乎想借酒消愁。接着,"相思一载馀"直接抒发了别后一年的漫长思念,时间的流逝更增添了离情的厚重。

"身随云共远"运用了象征手法,诗人将自己的身影比喻为飘荡的云,暗示自己与友人天各一方,距离遥远。"梦与汝同居"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夜晚梦境中仍与友人相伴的愿望,展现了他对友情的执着和深情。

最后两句设想了一个秋风之夜,诗人想象在灯下聆听友人读书的声音,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牵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细节和想象中的场景,传达了深深的友情和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初春七言

古人书卷慢翻寻,齿发萧疏岁月侵。

万里家山孤枕梦,满城风雨五更心。

蒙茸软草涵空翠,寂历初花弄晓阴。

燕子未来寒意重,数峰圆瘦入云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久雨

漂泊初时尚念乡,如今意定已都忘。

小窗积雨韦编润,慢火薰笼药裹香。

正要门前蛛结网,何妨篱上蚁成行。

山前春雨非常好,出钵应须饱十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七)

经史何须万卷开,书多方朔反诙谐。

能言正恐迷难出,绝学方知进有阶。

角逐英雄都扫地,留传功业谩磨崖。

若无反照观心术,永堕诸尘万事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六)

瓜满前畴菜满畦,赤松屋北寺居西。

不村不郭常安稳,非律非禅自整齐。

静见游鱼潭底乐,任从幽鸟叶间啼。

此心得趣知谁解,一月寒光印碧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