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保暹师

吟会失秋期,荒山寄病时。

客髭生白早,丛木落青迟。

渴狖窥莎井,阴虫占菊篱。

归心何以见,霜月下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吟诗的日子容易错过秋天的时光,我在这荒芜的山中度过病弱的时光。
客居他乡,胡须早早地变白,树林中的落叶也迟迟未尽。
口渴的猕猴偷看莎草丛中的井,阴暗处的虫子占据着菊花篱笆。
我的心向家的方向何以表达,只能在霜月下的远方眺望。

注释

吟:低声吟诵。
会:聚会,此处指吟诗。
失:错过。
秋期:秋天的时节。
荒山:荒凉的山。
病时:生病的时候。
客:旅人,客居者。
髭:胡须。
生白早:早早变白。
丛木:树林。
落青迟:落叶迟缓。
渴狖:口渴的猕猴。
窥:偷看。
莎井:莎草丛中的井。
阴虫:阴暗处的昆虫。
占:占据。
菊篱:菊花篱笆。
归心:思乡之心。
何以:如何,怎样。
见:表达,显现。
霜月:下霜的月亮。
天涯:天边,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宇昭的作品《寄保暹师》,表达了诗人身处荒山病中,对友人保暹师的思念之情。首句“吟会失秋期”描绘了诗人因沉浸在吟咏之中而忽略了季节的流转,暗示了内心的专注与孤独。接下来,“荒山寄病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艰难的生活环境和身体状况。

“客髭生白早”写出了诗人因客居他乡,胡须过早变白,流露出岁月无情和人生漂泊之感。“丛木落青迟”则通过对比树木叶子的凋零,表现出诗人内心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落叶的迟缓似乎反映了诗人心境的沉重。

“渴狖窥莎井,阴虫占菊篱”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猴子在莎草丛中寻找水源,阴冷的虫子占据菊花篱笆,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寂静的氛围,寓言了诗人生活的孤寂和环境的清冷。

最后,“归心何以见,霜月下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但又遥不可及,只能在霜月下的远方寄托这份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身处逆境中的坚韧与无奈。

收录诗词(12)

释宇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惟凤师关中回

孤锡依京侍,诗愁上鬓新。

迹离三辅晚,梦落九江频。

草入松根井,磬通花外邻。

重来知未倦,闲趣自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塞上赠王太尉

嫖姚立大勋,万里绝妖氛。

马放降来地,雕闲战后云。

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

不惯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赠魏野

别业唯栽竹,多闲亦好奇。

试泉寻寺远,买鹤到家迟。

药就全离母,诗高祇教儿。

未能终住此,共有海山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松柄

涧底分贞干,宁将麈尾同。

坐闲长滴翠,话次忽生风。

影落孤灯外,声寒静室中。

有谁知此意,林下石丛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