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老人说笛歌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

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

古苔苍苍封老节,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音韵高低耳不知。

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形式: 古风

翻译

武昌城里的老人已年过七十,手中拿着庾令写来的信询问
他自述年轻时就学吹笛子,曾受曹王赞赏
早年驻守边疆到达蕲州,那时楚山秋风中笛声悠扬
他曾不惜卖掉身上的黑貂皮衣来搜寻好笛材
古老的青苔覆盖着笛子的老节,它独自生长在石头上,经受过风雪洗礼
五音之声随手指轻弹而出,仿佛水中龙响应行云,声势浩大
曾在黄鹤楼上吹奏,笛声独占秋江月色的精华
如今老去,言语迟缓,音律高低已分辨不清
虽然力气微弱,但心意仍在,时常在梦中吹奏一曲

鉴赏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代创作的《武昌老人说笛歌》。从内容上看,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迈七十馀岁的武昌老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对吹奏笛子的回忆与现状。

首先,老人手持庾令(一种古代乐器)自述其少时学过吹奏,并曾获得曹王的赏识。这表明老人年轻时颇有才华,对音乐有着深厚的造诣。接着,诗中描述了老人往昔在蕲州镇戍时期,感受到了楚山萧萧的秋意,以及他曾买材搜索并获得奖赏,这些都透露出老人的生活经历和才华。

然后,诗转向老人现在的情形,古苔苍苍、石上孤生描绘了一种清冷孤独的景象,而商声五音随指发,则展示了老人对音乐仍旧保持着高超的造诣。特别是“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一句,更是表达了老人在吹奏时所展现出的艺术境界。

最后,诗中写到如今老去语尤迟,音韵高低耳不知,表现出了老人对年龄增长带来的身体与感官的衰退。然而,“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则透露出尽管体力不济,但老人的精神依旧坚持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即便是在梦中也要一展才艺。

整首诗通过老人与笛子的情感纽带,勾勒出了一位艺术家从辉煌到暮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于艺术永恒不朽的情怀。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武陵观火诗

楚乡祝融分,炎火常为虞。

是时直突烟,发自晨炊徒。

盲风扇其威,白昼曛阳鸟。

操绠不暇汲,循墙还避踰。

怒如列缺光,迅与芬轮俱。

联延掩四远,赫弈成洪炉。

汹疑云涛翻,飒若鬼神趋。

当前迎欣郝,是物同膏腴。

金乌入梵天,赤龙游玄都。

腾烟透窗户,飞燄生栾栌。

火山摧半空,星雨洒中衢。

瑶坛被髹漆,宝树攒珊瑚。

光县与琴焦,旗亭无酒濡。

市人委百货,邑令遗双凫。

馀势下隈隩,长熛烘舳舻。

吹焚照水府,炙浪愁天吴。

灾罢云日晚,心惊视听殊。

高灰辨廪庾,黑土连闉阇。

众烬合星罗,游氛铄人肤。

厚地藏宿热,遥林呈骤枯。

火德资生人,庸可一日无。

御之失其道,敲石弥天隅。

晋库走龙剑,吴宫伤燕雏。

五行有沴气,先哲垂吁谟。

宋郑同日起,时当贤大夫。

无苛自可乐,弭患非所图。

贤守恤人瘼,临烟驻骊驹。

吊场色惨忸,颜失词劬愉。

下令蠲里布,指期轻市租。

闬垣适未立,苫盖自相娱。

山木行剪伐,江泥宜墐途。

邑臣不必曾,何用徵越巫。

形式: 古风

苦雨行

悠悠飞走情,同乐在阳和。

岁中三百日,常恐风雨多。

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

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采菱行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形式: 古风

养鸷词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韝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