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行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形式: 古风

翻译

白马湖水平静秋阳照耀,紫色菱角如锦绣般飞翔。
少女荡舟湖心游玩,采摘菱角全然不顾骑马郎。
她们争先恐后比胜负,划桨翻起阵阵轻浪。
长发飘逸衣袖摆动,钗环饰品在水中摇曳。
欢声笑语中欣赏夕阳,沿着蓼花岸返回小船。
归途中经过集市桥边,野草蔓藤系船衣裳沾满浮萍。
每家竹楼临靠大道,码头停泊着许多商贾船只。
夜晚携酒过桥赏菱,醉步大堤应和歌声。
屈原祠下沅江水,月光映照寒冷波纹,升起缕缕白烟。
在这听到南方乐曲,遥望长安相隔三千余里。

注释

白马湖:湖名。
秋日光:秋天的阳光。
紫菱:紫色的菱角。
锦彩鸳翔:像锦绣般的鸳鸯飞翔。
荡舟游女:划船的少女。
马上郎:骑马的男子。
兰桡:兰木做的桨。
轻浪:轻轻的波浪。
长鬟:长发。
弱袂:细软的衣袖。
钗影钏文:钗子和手镯的光泽。
浮荡漾:在水中漂浮荡漾。
哇咬:嬉笑之声。
晚晖:傍晚的阳光。
蓼花:一种水生植物。
舷:船舷。
估客:商人。
携觞荐芰:携带酒杯,采摘菱角。
寒波:寒冷的水面。
白烟:白色的雾气。
南音:南方的音乐。
长安:古都长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采莲图景,通过对白马湖上游女采菱情状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的深切感悟。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开篇即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出秋日和煦的阳光照耀下的白马湖,湖面上的莲藕花开得像紫色的锦缎,而水鸟在其间自由翱翔,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景象。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游女们乘坐小船在湖心采摘莲藕,全神贯注,不曾理会水面上的行人或是骑士,这里透露出女性对美好事物的专注和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则描写了采菱女郎们在湖上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的欢快场景,以及她们的发型和衣饰在水波中摇曳生姿,显示出诗人对细节的观察和捕捉。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 这里的笑声、语言的模糊,以及对夕阳的眷恋,都烘托出了采莲女郎们归来时的愉悦心情和悠然自得的情景。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归途中,她们共同走在市桥上,那些野生的植物缠绕在船上,而她们的衣衫也沾满了水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刻画,也反映出采莲女郎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这里的竹楼、广陌和连樯构成了一种宁静而又热闹的居住环境,而夜晚时分,带着酒意的行人在大堤上踏歌,这些都为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

最后几句“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则是诗人借助对古代屈原祠庙的描写,以及夜晚月光下的江水景致,来表达自己听闻南方音乐时的心境和对远离的都城长安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采莲生活细节的刻画,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还展示了其精湛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养鸷词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韝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城西行

城西簇簇三叛族,叛者为谁蔡吴蜀。

中使提刀出禁来,九衢车马轰如雷。

临刑与酒杯未覆,雠家白官先请肉。

守吏能然董卓脐,饥乌来觇桓玄目。

城西人散泰阶平,雨洗血痕春草生。

形式: 古风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

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

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

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

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会。

俯观群动静,始觉天宇大。

山顶自晶明,人间已霶霈。

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溃。

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

遥光泛物色,馀韵吟天籁。

洞府撞仙钟,村墟起夕霭。

却见山下侣,已如迷世代。

问我何处来,我来云雨外。

形式: 古风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长安旧游四十载,鄂渚一别十四年。

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初逢贞元尚文主,云阙天池共翔舞。

相看却数六朝臣,屈指如今无四五。

夷门天下之咽喉,昔时往往生疮疣。

联翩旧相来镇压,四海吐纳皆通流。

久别凡经几多事,何由说得平生意。

千思万虑尽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贵。

世间何事最殷勤,白头将相逢故人。

功成名遂会归老,请问东山为近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