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行

悠悠飞走情,同乐在阳和。

岁中三百日,常恐风雨多。

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

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情感如飘忽的云,共赏春光温暖。
一年三百六十日,常担忧风雨频繁。
天意深远难测,时光匆匆易逝去。
新房明亮有烛光,何不尽情欢歌宴饮。

注释

悠悠:形容心情或时间的漫长。
飞走:飘动离去。
阳和:温暖的阳光。
岁中:一年之中。
三百日:指满一年。
风雨多:指自然灾害或变故。
天人:天意与人心。
遐远:遥远、难以触及。
时节:季节。
蹉跎:光阴虚度。
洞房:新房,新房洞开。
明烛:明亮的蜡烛。
无乃:岂非,何不。
酣且歌:畅饮并歌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苦雨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对快乐时光的珍惜和对时间易逝的担忧。首句“悠悠飞走情,同乐在阳和”描绘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情景,情感随着时间流逝,而人们却愿意在这晴好的天气中共同享受快乐。

接下来的“岁中三百日,常恐风雨多”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关注,以及对于那些可能破坏美好时光的恶劣天气的担忧。这里的“常恐”二字透露出一种不安的情绪。

“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则是从更深层次上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天人信遐远”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而“时节易蹉跎”则强调了时间不等人的主题。

最后,“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表达了诗人在室内享受温馨时光的心境。即便是夜晚,室内有着明亮的蜡烛照耀,而诗人也愿意沉浸于酒精和歌声中,以此来逃避外界的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的美好时光和其脆弱性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采菱行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缘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形式: 古风

养鸷词

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少年昧其理,日日哺不息。

探雏网黄口,旦暮有馀食。

宁知下韝时,翅重飞不得。

毰毸止林表,狡兔自南北。

饮啄既已盈,安能劳羽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城西行

城西簇簇三叛族,叛者为谁蔡吴蜀。

中使提刀出禁来,九衢车马轰如雷。

临刑与酒杯未覆,雠家白官先请肉。

守吏能然董卓脐,饥乌来觇桓玄目。

城西人散泰阶平,雨洗血痕春草生。

形式: 古风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清晨登天坛,半路逢阴晦。

疾行穿雨过,却立视云背。

白日照其上,风雷走于内。

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蛟龙露鬐鬣,神鬼含变态。

万状互生灭,百音以繁会。

俯观群动静,始觉天宇大。

山顶自晶明,人间已霶霈。

豁然重昏敛,涣若春冰溃。

反照入松门,瀑流飞缟带。

遥光泛物色,馀韵吟天籁。

洞府撞仙钟,村墟起夕霭。

却见山下侣,已如迷世代。

问我何处来,我来云雨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