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甫寄陈正叔

强行南仕莫辞勤,闻说田园已旷耘。

纵使一区犹有宅,可能三月尚无君。

且同元亮倾樽酒,更与灵均续旧文。

此道废兴吾命在,世间滕口任云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不要推辞南方任职的辛苦,听说田园已经荒芜很久了。
即使有一处住所,也可能三个月无人照应。
暂且像陶渊明那样举杯共饮,再像屈原那样续写古老的文章。
这条道路的兴衰就看我自己的命运如何,世间流言蜚语任由它去吧。

注释

南仕:到南方任职。
旷耘:荒芜的田园,无人耕种。
一区:一处住所。
三月尚无君:三个月都没有人来。
元亮:陶渊明的字,代指隐居生活。
灵均:屈原的字,代指古代诗人。
废兴:兴衰。
滕口:闲言碎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南下任职的无奈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强行南仕莫辞勤,闻说田园已旷耘。"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被迫南下为官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北方家乡田园生活的留恋和不舍。

"纵使一区犹有宅,可能三月尚无君。" 这两句表达了即便在南地还有自己的住所,但到了三月花开之时,自己也不一定能亲自在那儿欣赏。

"且同元亮倾樽酒,更与灵均续旧文。" 元亮指的是唐代诗人王勃,灵均则是唐代诗人贯休。这两位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希望能够像古人那样,以酒会友、以文会友,保持着一份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

"此道废兴吾命在,世间滕口任云云。" 这两句则显露出诗人对于个人生命运势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世事变迁的看法,以及面对这些变化时保持一颗平常心。

整首诗通过对比南下为官与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在的态度。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和正叔怀其兄草堂

茆堂竹树水之滨,耕稼逍遥似子真。

小吏一身今倦宦,先生三亩独安贫。

欲抛县印辞黄绶,来伴山冠戴白纶。

祇恐明时收士急,不容家有两闲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仲庶夜过新开湖忆冲之仲涂共泛

水远浮秋色,河空洗夜氛。

行随一明月,坐失两孤云。

露发此时湿,风颜何处醺。

淹留各有趣,不比汉三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和吴相公东府偶成

承华往岁幸踌躇,风月清谈接绪馀。

并辔趁朝今已老,连墙得屋喜如初。

诛茅我梦江皋地,浇薤公思洛水渠。

敛退故应容拙者,先营环堵祭牢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吴御史临淮感事

栅锁城扉晓一开,柂牙车轴转成雷。

黄尘欲碍龟山出,白浪空分汴水来。

澄观有材邀昧陋,霁云无力报奸回。

骚人此日追前事,悲气随风动管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