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受。"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中的“掖垣”指的是树木茂密如同围墙,“十寻”形容竹林之高,"洞门"可能是指室内或某种隐蔽的空间,而"霤"指细雨,这几句勾勒出一个既幽深又阴湿的环境氛围。
接下来的"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则描绘了花瓣轻飘、鸟鸣婉转和燕子筑巢的情景。这里的“落花”、“游丝”等字眼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而又不失静谧的画面。
然而,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自然背景下,却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自我批评。“腐儒衰晚谬通籍,退食迟回违寸心”中的“腐儒”暗示诗人对于自己或同类知识分子的失望,“衰晚”则表明时光流逝,个人力量日薄。"退食迟回"可能是说诗人的生活拮据,或是比喻其才能未被重用。"违寸心"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满与挣扎。
最后一句“衮职曾无一字补,许身愧比双南金”中,“衮职”指的是官职或职务,“曾无一字补”可能是说诗人的贡献微薄,未能在其职位上有所作为。而"许身愧比双南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能与成就感到羞愧,无法与他人(“双南金”)相提并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挣扎,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是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心独白的一次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