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树

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小径直通厅堂旧无偏斜,五棵桃树也为其遮挡。
在高高的秋季,桃子总是结出果实供给穷人,到来年春天,满眼都是盛开的花朵。
门窗应常有燕子出入,孩子们不要随意伤害慈祥的乌鸦。
寡妇和强盗不再是当今社会常态,如今全国上下如同一家,共享天下繁荣。

注释

小径:狭窄的道路。
升堂:进入厅堂。
旧:从前。
不斜:笔直。
五株:五棵。
桃树:桃树。
亦:也。
从遮:遮蔽。
高秋:秋天的晚期。
总:总是。
喂:供给。
贫人实:穷人的食物。
来岁:来年。
还舒:还将盛开。
满眼花:满眼都是花。
帘户:门窗。
宜:适宜。
通乳燕:让燕子自由出入。
乳燕:刚出生的小燕子。
儿童:孩子们。
莫信:不要相信。
打慈鸦:伤害慈祥的乌鸦。
寡妻:寡妇。
群盗:一群强盗。
非今日:不再是现在的情况。
天下车书正一家:全国统一,如同一家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自足的田园生活景象。"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中的“小径”和“升堂”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亲近与享受,而“五株桃树”则是这份宁静中最为生动的元素,它们以其存在阻挡着外界的喧嚣,营造出一片私密的空间。"高秋总喂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中的“高秋”指的是深秋,诗人提到桃子成熟时会有很多果实,这些果实不仅可以喂饱自己,还能帮助周围的贫困之人。同时,“来岁还舒满眼花”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信心。

"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这两句则是在描绘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诗人提醒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应当打开窗帘,让燕子自由飞翔,这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尊重。而“儿童莫信打慈鸦”则是在告诫孩子们不要相信并伤害那些母爱的鸟类,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珍惜之情。

最后两句"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则是一种政治隐喻。在这里,“寡妻”可能指代无权势的普通百姓,“群盗”则暗指那些为非作歹的统治者。而“天下车书正一家”则是对当时混乱局势的一种批评,表达了诗人对于一个统一和平的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个人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期待。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江头且系船,为尔独相怜。

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

别后巴东路,逢人问几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新津北桥楼

望极春城上,开筵近鸟巢。

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

池水观为政,厨烟觉远庖。

西川供客眼,唯有此江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燕子来舟中作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薄游

淅淅风生砌,团团日隐墙。

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

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

巴城添泪眼,今夜复清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