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

清月转瑶轸,弄中湘水寒。

能令坐来客,不语自相看。

静恐鬼神出,急疑风雨残。

几时归岭峤,更过洞庭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皎洁的月亮映照在琴柱上,犹如转动的瑶玉,湘江之水泛着寒冷之意。
这美妙的琴声能让座中的宾客无言相对,各自沉浸于欣赏之中。
琴音宁静时,仿佛怕惊动了鬼神;琴音激越时,又让人疑心风雨将至。
何时才能回到岭峤故地,再次路过洞庭湖畔,再奏一曲这动人的琴音呢?

注释

清月:明亮清澈的月亮。
转:映照。
瑶轸:琴柱,比喻为美玉,此处指琴。
弄:弹奏。
中:之中,指琴声中。
湘水:湘江。
寒:寒冷,此处形容湘江之水给人的感觉。
能令:能让,能够使。
坐来客:座中的宾客。
不语:无言,不说话。
自相看:各自相望,各自沉浸在欣赏之中。
静:宁静,指琴音平缓时。
恐:恐怕,担心。
鬼神出:鬼神被惊动。
急:急促,激烈,指琴音激昂时。
疑:怀疑,猜测。
风雨残:风雨将至,风雨即将来临。
几时:何时。
归:返回。
岭峤:岭峤,泛指南方的山岭地带,此处指诗人的故乡或故地。
更过:再次经过。
洞庭:洞庭湖。
弹:弹奏,演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开篇“清月转瑶轸,弄中湘水寒”两句,通过月亮和流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情景。"瑶轸"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的窗户,这里用来形容明净如洗的月光;"湘水"则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地名,今指湖南一带的河流,而“弄”字表达了一种轻柔玩耍的情态。

接着,“能令坐来客,不语自相看”两句,则描绘了琴声之美,能够吸引座中宾客忘言,只是彼此对视,心灵之间似乎有着某种默契的交流。这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内在情感沟通的一种渴望。

第三句“静恐鬼神出”表达了一种超自然的恐惧,似乎是在说在这宁静中,连鬼神都可能被惊扰而出。紧接着,“急疑风雨残”则是一种对自然界突变的担忧,或许是内心深处对于未知变化的一种不安。

最后两句“几时归岭峤,更过洞庭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岭峤”、“洞庭”都是地名,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地方;“更过”意味着再次经过,而“弹”则是指弹奏琴瑟,这里的“更过”可能是在说即使回到自然之中,也仍旧无法摆脱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月夜、流水、琴声等自然景物与音乐艺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一种深切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内在的忧虑和不安,表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68)

张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江旅次

行人愁落日,去鸟倦遥林。

旷野鸣流水,空山响暮砧。

旅途归计晚,乡树别年深。

寂寞逢村酒,渔家一醉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薛监察题兴善寺古松

种在法王城,前朝古寺名。

瘦根盘地远,香吹入云清。

鹤动池台影,僧禅雨雪声。

看来人旋老,因此叹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岳阳即事

远色岳阳楼,湘帆数片愁。

竹风山上路,沙月水中洲。

力学桑田废,思归鬓发秋。

功名如不立,岂易狎汀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沿汉东归

北去穷秦塞,南归绕汉川。

深山逢古迹,远道见新年。

绝壁云衔寺,空江雪洒船。

萦回还此景,多坐夜灯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