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白

陈君作斋舍,谥之以虚白。

惟虚白故生,此义无二说。

人言庄周愚,我爱庄周达。

东坡老仙翁,出语世津筏。

亦尝为虚白,是乃道所集。

庄苏一等人,夫子盖三益。

惟虚定何虚,而室又何室。

是取此蘧庐,而谓无一物。

鉴明尘垢去,水静鬓眉出。

是中可观妙,无但充游息。

何当过夫君,相与以终日。

宾主两嗒焉,不言而目击。

形式: 古风

翻译

陈先生建造了一座书斋,给它命名为虚白。
因为虚白,所以能生万物,这个道理没有其他解释。
人们说庄周愚蠢,但我欣赏他的通达。
苏东坡这位老仙人,言语如同渡人的航标。
他也曾追求虚白,这是道的汇聚之所。
庄苏等人,都是孔子所说的有益的朋友。
虚白之中,究竟什么是虚,又何为实的居室。
这就像暂居的简陋小屋,却认为其中空无一物。
镜子般明亮,能去除尘埃,水面平静,显现眉眼。
在这里可以体悟到微妙之处,不只是用来休息。
何时能拜访您,共度整日时光。
主人和宾客无需多言,只需眼神交流就能理解彼此。

注释

斋舍:书房或书斋。
谥:古代给予死去的人一个带有评价的称号。
虚白:象征着空灵、无我。
虚白:再次出现,强调其重要性。
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达:通达,明白事理。
东坡:苏轼的别号。
道:这里指道家思想。
夫子:对有学问者的尊称。
三益:《论语》中的说法,有益的朋友。
蘧庐:寓言中的简陋住所,比喻短暂的居所。
鉴:镜子。
游息:游玩和休息。
嗒:形容心领神会,默契无声。

鉴赏

这首诗名为《虚白》,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诗人以“虚白”为斋舍之名,并以此寓意人生的空灵与纯粹。他赞赏庄周的豁达智慧,认为庄子和苏轼都是追求道的高人,他们的思想能给人以启示和益处。诗人进一步探讨了“虚”与“实”的关系,认为真正的“虚”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如同蘧庐(流动的居所)般,能去除尘垢,让心灵清澈。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静心观照,不仅用于休息,更在于内心的修养和提升。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与之共度时光,无需多言,只需眼神交流,达到心灵的默契。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赵蕃对于“虚白”理念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谒文叔于松谷

鸡鸣戒柴车,月落到林寺。

先生方睡美,童子惊客至。

晨霜粲屋瓦,初日照平地。

虽非赞公宿,似是超师谊。

分携属秋风,倏忽竟此岁。

相望不为远,数见良不易。

公行立朝班,我政亲农耜。

自兹出处殊,宁使心迹异。

欢华一朝宠,风节千古事。

要令松谷名,因公表于世。

形式: 古风

谒孺子祠(其二)

潜德固宜祀,高文宁可埋。

凄凉危像设,渍蚀半莓苔。

昧尔前贤贵,空令见者哀。

欲言宁我听,小立谩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谒孺子祠后由南昌还舣舟之地

南昌假传欲上书,孺子乃复辞聘车。

东都已颠不可救,莽篡未露犹枝梧。

福为市卒终潜吴,稚乃悬榻太守居。

吁哉迹异心不殊,出处语默如是夫。

形式: 古风

野花(其一)

野花吐芳不择地,幽草吹馥宁只春。

兹日纵为无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