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望北空期克复功,弹丸割据霸图雄。
千秋鹿耳门前水,犹作胥涛捲怒风。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延平王祠内壁上的一幅景象,通过“望北空期克复功”这一句,表达了对延平王未能完成收复北方大业的遗憾之情。接着,“弹丸割据霸图雄”一句,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延平王在有限的领土范围内建立起雄霸一方的势力。后两句“千秋鹿耳门前水,犹作胥涛捲怒风”,则将时间拉长至千年之后,鹿耳门前的水流依然激荡,仿佛当年的怒涛仍在翻滚,寓意着延平王的精神与事迹虽已远去,但其影响和历史的痕迹却长久地留存于世。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的结合,既是对延平王功绩的缅怀,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不详
北园已作说经场,不是王亡明讵亡。
零落寒梅花一树,有人凭吊立斜阳。
匡时频望济川舟,王粲年来倦倚楼。
兵衅骤开箕子国,妖氛又涨萨摩州。
中朝仗仪诛封豕,大帅无心纵火牛。
十载海军都畀敌,有谁强弩射涛头。
鲲身僻处大瀛东,蜃气横嘘雾脚红。
客有虬髯曾自主,地非瓯脱竟输戎。
魏城错是何人铸,阮籍途真此日穷。
要使狂澜回既倒,诸公共济在和衷。
中外名传二十年,元侯勋业纪凌烟。
岂知此老同秦桧,不独甘心献莒田。
举国合辞争割地,疆臣誓死欲回天。
是非何必千秋定,一局残棋已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