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庚辛唱和诗得方字

伊余本奇薄,受知彻平章。

亲老系微禄,羁官在江乡。

一朝不得志,投劾归山庄。

岂谓逢乱略,松菊萎兵荒。

平川斗波浪,衍陆成太行。

故园窅难觅,芜没在浔阳。

中原渐陆沈,懦将空鸱张。

翻增绍兴恨,血战念家王。

月色似为苦,凄凄满中方。

今古成浩叹,涕落沾衣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乐善的《至正庚辛唱和诗得方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伊余本奇薄,受知彻平章”,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虽才疏学浅,却有幸得到高位者的赏识,暗示了其复杂而矛盾的心理状态。接着,“亲老系微禄,羁官在江乡”两句,描绘了诗人因家庭责任与官场束缚,不得不远离家乡的现实,流露出对亲情与自由的渴望。

“一朝不得志,投劾归山庄”则表达了诗人因仕途不顺,愤然辞官归隐的愿望。“岂谓逢乱略,松菊萎兵荒”中,诗人感叹自己未料到会遭遇战乱,家园被破坏,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平川斗波浪,衍陆成太行”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战乱中的惨烈景象,将原本平静的大地比作汹涌的波浪与巍峨的山脉,寓意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故园窅难觅,芜没在浔阳”进一步强调了家园的破败与难以寻回,表达了诗人对失去家园的深深哀伤。

“中原渐陆沈,懦将空鸱张”揭示了国家的衰败与无力抵抗外敌入侵的将领们的无能,暗含对时局的忧虑与批判。“翻增绍兴恨,血战念家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英勇抗争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最后,“月色似为苦,凄凄满中方”以月色的凄凉衬托出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而“今古成浩叹,涕落沾衣裳”则以感叹古今的沧桑巨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交织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哀愁,也有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思考与忧虑,体现了元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1)

乐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犹字

妖狐叫夜泽,欃枪照神州。

大地无完郛,人血当川流。

四塞失危阻,况乃此平畴。

林坰尽野火,园榭为荒丘。

奔窜竟何所,进退徒夷犹。

不有良守牧,何以得依刘。

仰面见明月,清光似君侯。

既照我心曲,还慰我离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有字

少小客燕赵,南北事奔走。

莲花与参从,菁莪长生友。

风尘扑人面,荆榛掣人肘。

弃却头上冠,归种门前柳。

门前柳未绿,蓦讶惊风吼。

豫章随飞蓬,乔松若摧朽。

况此初生稊,吹落竟何有。

春阳赖萌动,翠色仍如帚。

还将旧时月,夜夜当窗牖。

始信蔽芾阴,可以覆衰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未字

处治则忧贱,当乱必避贵。

所忧自徇耻,所逃实多畏。

昔余在泥涂,意欲干井胃。

帝阍乃赍怒,摧排夺人气。

气夺不可伸,抑郁更谁谓。

恨不如梅生,早谢南昌尉。

归来闭门卧,门外抉罗罻。

猥属勤王师,何以息鼎沸。

明月如向人,问我进耶退。

贵贱两弗居,痴人醒还未。

形式: 古风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招字

种梧在东园,邀月庶逍遥。

月色如我心,梧枝写风标。

十年坐此下,摊书悟寂寥。

理复竟成剥,晏极生尘劳。

兵凶起衽席,豺䝟恣咆哮。

兄弟忽星散,骨肉纷号咷。

还怜有娇女,殉节不可招。

义命委善败,肝肠故摧烧。

自谓閒园树,野火等蓬茅。

使君不陈力,安得坐今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