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庚辛唱和诗得有字

少小客燕赵,南北事奔走。

莲花与参从,菁莪长生友。

风尘扑人面,荆榛掣人肘。

弃却头上冠,归种门前柳。

门前柳未绿,蓦讶惊风吼。

豫章随飞蓬,乔松若摧朽。

况此初生稊,吹落竟何有。

春阳赖萌动,翠色仍如帚。

还将旧时月,夜夜当窗牖。

始信蔽芾阴,可以覆衰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少年时期开始的奔波生活,以及对友情、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首句“少小客燕赵,南北事奔走”点明了诗人的游历生涯,从年轻时便四处漂泊,经历南北各地的事物。接着,“莲花与参从,菁莪长生友”两句,以莲花和参从(可能指朋友)比喻长久相伴的知己,表达出深厚的情谊。随后,“风尘扑人面,荆榛掣人肘”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困苦,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不易。

“弃却头上冠,归种门前柳”一句,诗人选择放弃世俗的束缚,回归自然,象征着心灵的解脱与自由。接下来,“门前柳未绿,蓦讶惊风吼”则通过门前柳树未绿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变化无常。而“豫章随飞蓬,乔松若摧朽”则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豫章树和看似枯朽的乔松,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无常的感慨。

“况此初生稊,吹落竟何有”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初生的稊米在风吹之下不知去向,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知。然而,“春阳赖萌动,翠色仍如帚”又展现出对生命力的赞美,即使在严冬之后,春天的阳光依然能带来生机,翠绿的颜色依旧如扫帚般浓密。

最后,“还将旧时月,夜夜当窗牖”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如同夜晚窗外的明月,无论何时都能给予温暖与光明。而“始信蔽芾阴,可以覆衰叟”则以树木的庇荫比喻,表明了诗人相信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能够为年老之人提供庇护与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

收录诗词(1)

潘著(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未字

处治则忧贱,当乱必避贵。

所忧自徇耻,所逃实多畏。

昔余在泥涂,意欲干井胃。

帝阍乃赍怒,摧排夺人气。

气夺不可伸,抑郁更谁谓。

恨不如梅生,早谢南昌尉。

归来闭门卧,门外抉罗罻。

猥属勤王师,何以息鼎沸。

明月如向人,问我进耶退。

贵贱两弗居,痴人醒还未。

形式: 古风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招字

种梧在东园,邀月庶逍遥。

月色如我心,梧枝写风标。

十年坐此下,摊书悟寂寥。

理复竟成剥,晏极生尘劳。

兵凶起衽席,豺䝟恣咆哮。

兄弟忽星散,骨肉纷号咷。

还怜有娇女,殉节不可招。

义命委善败,肝肠故摧烧。

自谓閒园树,野火等蓬茅。

使君不陈力,安得坐今宵。

形式: 古风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魂字

旷仕愧无补,甘让桑孔尊。

归卧青林下,犹然蒙国恩。

有田可种秫,有室可避喧。

问余家何所,家住商陈村。

村南绕溪浦,屋后榆柳蕃。

莫帆急归鸟,朝日满平原。

鼓腹循皋陇,看云池上轩。

人传有兵燹,焚劫痛烦冤。

门巷走狐兔,墟里多游魂。

老人竟高卧,何必寻桃源。

愿乞甘棠枝,和月种田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因字

人生苦易别,良会怅无因。

况复牵尘事,悒悒不少伸。

今日是何日,凉飙度苍旻。

薄言攻我车,纵步西城闉。

行行抵龙渊,萧寺谁与邻。

波光荡秋色,修篁净无尘。

睹兹风景殊,不乐空逡巡。

开尊有清醑,列坐总佳宾。

笑谈杂谐谑,酬酢见天真。

开士雅投分,延款倍情亲。

醉来欢自剧,诗怀浩无垠。

赋此纪同游,重过卜佳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