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庚辛唱和诗得招字

种梧在东园,邀月庶逍遥。

月色如我心,梧枝写风标。

十年坐此下,摊书悟寂寥。

理复竟成剥,晏极生尘劳。

兵凶起衽席,豺䝟恣咆哮。

兄弟忽星散,骨肉纷号咷。

还怜有娇女,殉节不可招。

义命委善败,肝肠故摧烧。

自谓閒园树,野火等蓬茅。

使君不陈力,安得坐今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至正庚辛唱和诗得招字》,由元代诗人朱德辉所作。诗中以“种梧在东园”开篇,借种梧桐、邀月之景,表达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追求。月色如心,梧桐枝条则描绘出诗人的风骨与标榜。十年光阴,静坐园中,摊开书籍,却悟得世事的寂寥与无常。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社会的动荡与变迁。“理复竟成剥,晏极生尘劳”,社会秩序的崩坏,使得人们生活陷入混乱与疲惫之中。接着,诗人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兵凶起衽席,豺䝟恣咆哮”,战乱不仅发生在战场上,也蔓延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家庭的破碎是诗人另一重情感的抒发,“兄弟忽星散,骨肉纷号咷”。亲人间的离散,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悲痛与无奈。尽管如此,诗人依然挂念着家中娇女,表达了对家族传承的忧虑与不舍。

最后,诗人感叹于命运的无常,“义命委善败,肝肠故摧烧”,无论是道德还是命运,都可能遭受挫折与失败,内心充满了痛苦与煎熬。诗人将自己比作“閒园树”,即使身处困境,也如同野火中的蓬茅,坚韧不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社会背景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家庭破碎以及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对人性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

朱德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魂字

旷仕愧无补,甘让桑孔尊。

归卧青林下,犹然蒙国恩。

有田可种秫,有室可避喧。

问余家何所,家住商陈村。

村南绕溪浦,屋后榆柳蕃。

莫帆急归鸟,朝日满平原。

鼓腹循皋陇,看云池上轩。

人传有兵燹,焚劫痛烦冤。

门巷走狐兔,墟里多游魂。

老人竟高卧,何必寻桃源。

愿乞甘棠枝,和月种田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因字

人生苦易别,良会怅无因。

况复牵尘事,悒悒不少伸。

今日是何日,凉飙度苍旻。

薄言攻我车,纵步西城闉。

行行抵龙渊,萧寺谁与邻。

波光荡秋色,修篁净无尘。

睹兹风景殊,不乐空逡巡。

开尊有清醑,列坐总佳宾。

笑谈杂谐谑,酬酢见天真。

开士雅投分,延款倍情亲。

醉来欢自剧,诗怀浩无垠。

赋此纪同游,重过卜佳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过字

凌辰访古刹,幽气集林阿。

雕甍旭日眩,绀宇晴云摩。

疏松奏竽笙,修竹鸣佩珂。

禅友素所识,名流喜来过。

俯涧漱寒溜,陟磴扪翠萝。

瀹茗佐芳醑,玄谈间商歌。

遂令尘土怀,如濯清泠波。

斯景岂常遇,追游亦无多。

流光逐奔澜,飞翼援高柯。

赋诗留苔壁,千载期不磨。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诗得竹字

灵湫閟驯龙,古殿厂金粟。

僧归林下定,云傍檐端宿。

伊余陪雅集,于此避炎酷。

息阴悟道性,习静外荣辱。

坐石飞清觞,每叹白日速。

别去将何如,留诗满青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