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山诗.三清殿西庑见穆质题名石刻

香像坏已久,虚名在金石。

深知无穷传,须以托文墨。

穆卿刚直者,公论触权戚。

至于祸福间,亦有随俗迹。

端知守财虏,倚此销罪慝。

秪今蚩蚩流,持论能引掖。

凭谁致我语,解彼蚩蚩惑。

欲慕穆卿贤,当充穆卿德。

区区建香像,是乃卿瑕谪。

用此而希卿,何殊以耳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吕南公所作,名为《麻姑山诗·三清殿西庑见穆质题名石刻》。诗中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穆质的评价与思考,以及对道德品质的探讨。

诗的开篇“香像坏已久,虚名在金石”描绘了香像虽已毁坏,但其名声却长久地留存于金石之上,引出对名声与实际价值关系的思考。接着,“深知无穷传,须以托文墨”表达了通过文字记录来传承知识和精神的重要性。

随后,诗人提到穆质的刚直品性,指出他因公论而触怒权贵,甚至遭遇祸福。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正直之士往往难以避免的困境。诗人进一步阐述,穆质之所以受到权贵的忌惮,是因为他坚守财德,以此来消除罪恶。然而,在当今社会,仍有人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人。

诗人提出疑问,如何让穆质的话传达到那些被迷惑的人心中,以解除他们的困惑。他希望人们能够学习穆质的贤德,并不仅仅是模仿他的行为,而是要深入理解并实践他的道德品质。最后,诗人批评了仅仅因为穆质曾经建立过香像而试图以此来追求他的名声,这种做法与通过耳朵获取信息并无本质区别,强调了真正的学习和效仿应当基于对道德品质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探讨了道德品质、个人选择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传承和实践高尚品德的问题。

收录诗词(356)

吕南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麻姑山诗.殿后七星杉

岩岩寥阳殿,东有蔽牛杉。

下无萝薜拘,上有云雾参。

灵根不纳老,秀色长如添。

已据烟霞都,更带星斗衔。

成名在图籍,匠手安得芟。

由来非自谋,时值本不凡。

鸾鹤岂无侣,栖翔倚䰐鬖。

讵知高古林,大用有所堪。

形式: 古风

麻姑山诗.上齐云峰

人言此峰峻,谓与浮云齐。

浮云虽满空,势自有高低。

惊名不察实,世论所以迷。

为君上峰头,旷望穷东西。

杳缭城下涧,遥遥线环堤。

人烟众邑屋,蒙密乱町畦。

想彼平地眠,仰如遇昏鸡。

应论峰头人,已尽天路梯。

古士说高广,中州抵仓稊。

岂尝骇嵚岑,隘若坐一闺。

安得千尺翼,翻身逐飞霓。

扶摇过丹山,饱听鸣凤嘶。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麻姑山诗.道法堂检点三帝御书

日脚退前楹,崇堂豁明净。

缣缃出百函,翰墨睹三圣。

舒张溢墙壁,灿烂累签㡠。

鸾龙交飞翻,金石避坚硬。

毫无半分弱,大至袤丈劲。

真行体兼精,篆籀法毕正。

篇章入题写,作者一何幸。

伟哉天纵能,岂谓学成性。

名山遍藏蓄,终古得辉映。

墨客徒醉心,黄冠荷覃庆。

尝思八世主,覆焘足仁政。

诗书所敷扬,乃独蔑此命。

将非史官略,纪叙非尽并。

不然天日资,肯特记名姓。

或应淳古治,不以馀艺竞。

肤浅难考评,随群但称盛。

形式: 古风

麻姑山诗.无为阁见杨杰记仙都花

山风吹春来,仙花靓如面。

芳馨岂不美,俗耳未肯贱。

吾闻西州地,薪以牡丹爨。

何嫌此中花,开落无人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