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诸弟

久别龙山云,时梦龙山雨。

觉来枕簟凉,诸弟在何许?

终年走风尘,何似山中住。

百岁如转蓬,拂衣从此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忆诸弟》。诗人以久别龙山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首句“久别龙山云”描绘了诗人与龙山的长久分离,以及对山间云雾的回忆,暗示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怀念。次句“时梦龙山雨”进一步强调了他对龙山雨景的梦境萦绕,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觉来枕簟凉”写醒来后的感受,枕席的清凉暗示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诗人借此表达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诸弟在何许?”直接抒发了对兄弟们不知所踪的关切和牵挂。接下来,“终年走风尘”反映了诗人自己常年在外奔波的生活状态,与“何似山中住”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安居山林的理想。

最后两句“百岁如转蓬”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飘忽不定的蓬草,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而“拂衣从此去”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抛开俗世,归隐山林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王守仁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因雨和杜韵

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

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

客途最觉秋先到,荒径惟怜菊尚存。

却忆故园耕钓处,短蓑长笛下江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移居胜果寺二首(其一)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

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

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远尘埃。

富春咫尺烟涛外,时倚层霞望钓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宿萍乡武云观

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

翠色绝云开远嶂,寒声隔竹隐晴溪。

已闻南去艰舟楫,漫忆东归沮杖藜。

夜宿仙家见明月,清光还似鉴湖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夜宿宣风馆

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

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

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

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