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南千里程,处处有车声。
若使地无利,始应人不营。
天涯犹马到,石迹尚尘生。
如此未曾息,蜀山终冀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刻的社会现实和哲理思考。开篇“西南千里程,处处有车声”展示了一个繁忙且广阔的交通网络,反映出当时经济活动的活跃与交通运输的发达。
接着,“若使地无利,始应人不营”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人类行为逻辑:如果土地没有财富可图,那么人们也就不会为了私利而辛勤劳作。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世界中人们追逐物质利益的深刻洞察。
“天涯犹马到,石迹尚尘生”则描绘了一种壮观的景象。天涯,即天边之意,犹马到,形容来者不绝,连续不断;而石迹尚尘生,则是指车轮碾过留下的印记还未消散,又有新的尘埃生成。这两句描绘了交通繁忙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
最后,“如此未曾息,蜀山终冀平”表达了一种对未来某种理想状态的向往。蜀山即指四川地区的山脉,而“终冀平”则是希望最终能够达到一种平静、和谐的状态。这两句既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一种概括,也体现了诗人内心对于安宁与平衡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交通繁忙的景象,反思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表达对未来理想状态的向往,展现了一位唐代诗人的深邃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南渡人来绝,喧喧雁满沙。
自生江上月,长有客思家。
半夜下霜岸,北风吹荻花。
自惊归梦断,不得到天涯。
乱峰连叠嶂,千里绿峨峨。
蜀国路如此,游人车亦过。
远烟当驿敛,骤雨逐风多。
独忆紫芝叟,临风歌旧歌。
僻地好泉石,何人曾陆沈。
不知青嶂外,更有白云深。
因此见乔木,几回思旧林。
殷勤猿与鸟,唯我独何心。
东风吹草色,空使客蹉跎。
不设太平险,更应游子多。
几伤行处泪,一曲醉中歌。
尽向青门外,东随渭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