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歌人

林莺一哢四时春,蝉翼罗衣白玉人。

曾逐使君歌舞地,清声长啸翠眉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林中的黄莺一声鸣叫,仿佛四季都是春天。
她穿着蝉翼般的轻薄罗衣,如白玉雕琢的美人。

注释

林莺:黄莺。
哢:鸣叫。
四时:四季。
春:春天。
蝉翼:像蝉的翅膀一样轻薄。
罗衣:轻薄的丝织衣物。
白玉人:洁白如玉的女子。
曾:曾经。
逐:追逐。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歌舞地:歌舞的地方。
清声:清脆的声音。
长啸:大声呼叫。
翠眉颦:青翠的眉毛紧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艺出众的歌女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迷人的舞姿和清脆的歌声。"林莺一哢四时春"中“林莺”指的是蝉鸣之声,而“一哢”则强调了其独特与突出,"四时春"暗示她的歌声如同四季之春,永远令人感到生机盎然。"蝉翼罗衣白玉人"则形象地描绘了她穿着精致透明的衣物,如同用蝉翼编织而成,给人一种脆弱美感,同时“白玉人”更是突出了她的皮肤如同白玉般光滑细腻。

接着,"曾逐使君歌舞地"一句表达了她曾随着君主或贵族的命令在歌舞之地演出,显示了其社会地位和才艺受人尊崇。最后,"清声长啸翠眉颦"则是对她的歌声进行了描绘,“清声”表明她的歌声清脆动听,而“长啸”则形容她声音的悠扬与持久,"翠眉颦"则通过她的眉毛轻蹙来传达出她在唱歌时专注而深情的状态。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歌女的艺术魅力,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上层对艺术的追求和欣赏。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得中字

玉轮初满空,迥出锦城东。

相向秦楼镜,分飞碣石鸿。

桂香随窈窕,珠缀隔玲珑。

不及前秋月,圆辉凤沼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

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

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

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夕次潘山下

南国独行日,三巴春草齐。

漾波归海疾,危栈入云迷。

锦谷岚烟里,刀州晚照西。

旅情方浩荡,蜀魄满林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

午夜更漏里,九重霄汉间。

月华云阙迥,秋色凤池闲。

御锦通清禁,天书出暗关。

嵇康不求达,终岁在空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