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开篇“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两句,以宁静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安谧而深邃的夜晚场景。这里的“鸟栖鱼不动”暗示了一种生灵皆入眠的静谧,而“月照夜江深”则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深远之感。
接着,“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两句,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周遭环境相结合,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身外的事物皆不为我所动,只有舟中的琴是诗人的伴侣。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成为诗人心灵的朋友,而听者则是那份音乐的理解者。这也暗示着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他与自然、艺术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两句,表达了一个重要的哲理:当心灵宁静时,声音就会变得柔和,而在这种状态下,对于时间的流逝已经没有了感觉。这里,“其间无古今”意味着诗人已经超越了世俗对于时间的执著,达到了一种忘我之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琴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艺术享受的心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操,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精神寄托的深切向往。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沈沈。
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
飞鸟灭时宜极目,远风来处好开襟。
谁知不离簪缨内,长得逍遥自在心。
自笑营闲事,从朝到日斜。
浇畦引泉脉,扫径避兰芽。
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
桃根知酒渴,晚送一瓯茶。
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
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
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
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
适情处处皆安乐,大抵园林胜市朝。
烦闹荣华犹易过,优闲福禄更难销。
自怜老大宜疏散,却被交亲叹寂寥。
终日相逢不相见,两心相去一何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