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福寺

细看莫莫堂前月,似是寥寥五祖灯。

曾有虎来听法去,更无碑可付雷轰。

修廊半是题诗壁,游客多于住院僧。

我亦飘零归未得,竹床分卧看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荐福寺的宁静图景。开篇“细看莫莫堂前月,似是寥寥五祖灯”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夜幕下的寺庙前那轮明月,它似乎与古时五祖传灯的故事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曾有虎来听法去,更无碑可付雷轰”两句,则透露出这座寺院曾经发生过惊心动魄的事迹——虎来听法,显示了佛法的力量,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

中间的“修廊半是题诗壁,游客多于住院僧”两句,描写了寺庙的廊宇上半壁镌刻着诗文,而来此游览的人数甚至超过了寺中的僧侣。这不仅展示了古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反映出荐福寺作为文化交流和旅游休闲之地的重要地位。

末尾的“我亦飘零归未得,竹床分卧看云生”两句,则流露出诗人自身的漂泊感和对于归宿的渴望。诗人躺在竹制的床上,看着天空中变化莫测的云朵,心中充满了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和不确定。

整首诗通过对荐福寺景致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事件、文化生活乃至个人情感的抒写,展现了一个多维度、深邃丰富的意境。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环洲先罗宪卿

马耳萧萧雪拥裘,乱山南下是处州。

自从天地生吟骨,何处江山无脚头。

空有梦随东野去,可无言送子长游。

白云在望频回首,珍重归期记麦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客至灵谷

仙林路细出山腰,灵谷峰高入紫霄。

立石借为题字壁,倒松因作度溪桥。

雨花湿地人归晚,烟草迷川马去遥。

记得玄都种桃处,黯然分袂各魂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郡中逢桐庐方冰鉴相士

七里滩头曾识面,五峰城里又逢君。

人间一瞬白驹日,世事几番苍狗云。

奇骨谁当侯万里,匹夫那可帅三军。

试凭冰鉴从头问,细雨青灯过夜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郡楼九日

虹影初消雨脚收,凭高聊复散牢愁。

烟横三市蜂房屋,尘掩重门燕子楼。

黄菊自随陶令节,白云那管汉时秋。

雁飞不尽乾坤大,安得相从汗漫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