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其六)

一败竟涂地,兵甲满山川。

献俘既无闻,饮至亮茫然。

我生抱微志,夙览孙吴篇。

虽非肉食者,国忧躯欲捐。

上书求自试,请为士卒先。

制胜在一心,出奇惟万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败后的凄凉景象,山河破碎,兵甲遍野,似乎没有了胜利的消息和庆祝的氛围。诗人史鉴以个人的微小志向,早年研读过孙武和吴起的兵法,虽然并非身居高位,但心系国家,愿意投身战场,甘愿为士兵做表率。他坚信制胜的关键在于决心和策略的灵活运用,强调出奇制胜的重要性。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报国之志和个人军事才能的慷慨之作。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饮马长城窟行(其七)

长组系单于,穷追过祁连。

功成报明主,辞赏归园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门有车马客行(其一)

翩翩南回雁,哀鸣向秦飞。

道路非不远,乘时安可违。

门有车马客,驾言归故庐。

执手难久留,且复少裴回。

关中天下险,山河尽城池。

云胡失保障,匈奴忽来兹。

传闻入北地,民物多伤夷。

岂无霍去病,能不以家为。

胡来闭城守,胡去扬兵追。

如何秦陇间,到处成疮痍。

凭君谢诸将,全躯岂男儿。

努力事扫除,勿令蔓且滋。

古来御戎狄,重在干城才。

请看麒麟阁,功臣亦人为。

形式: 乐府曲辞

送高舜穆宰瑞安

尝闻陶隐居,烧丹白云岭。

所志在神仙,不落死生境。

至今岭边人,相传事幽屏。

出门见县吏,退避匿形影。

君今往治之,顺俗须清静。

勿求上官知,而乃事威猛。

威猛民不堪,举目视前阱。

譬如汲浅井,不烦用修绠。

又如煮小鲜,不烦用牛鼎。

鼎大火易燔,绠长势难整。

清静两言中,味之觉隽永。

形式: 古风

题画屏次国贤韵(其一)

少年诵诗书,心恒慕伊周。

蹉跎成老大,白发上我头。

作羹不为梅,济川不为舟。

金马石渠间,强陪英俊游。

去年归故山,幸得两月留。

坐石听啼鸟,持杯发清讴。

岂敢肆雄辩,万物移春愁。

自从到京国,仍怀杞人忧。

故山不能见,画中容可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