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逢僧省文(其一)

闽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蛮锡挂垂松。

白云逸性都无定,才出双峰爱五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福建的高僧在楚地相遇,
僧人游历时,他的锡杖挂在垂松上。

注释

僧:指和尚或修行者。
楚地:古代中国南方地区,这里泛指楚国或湖北一带。
蛮锡:僧人的锡杖,通常由金属制成,象征僧侣的身份。
垂松:低垂的松树,可能象征着静谧或僧人的生活环境。
逸性:超脱的性格或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无定:没有固定,形容白云飘忽不定。
双峰:两座山峰。
五峰:此处可能指更多的山峰,也可能象征着僧人对更多风景的喜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闽地与楚地之间旅行的情景。"闽地高僧楚地逢"表明诗人遇到了来自福建(闽地)的高僧,这位高僧正在湖南或湖北一带的楚地游历。"僧游蛮锡挂垂松"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位高僧在山林之间穿行,可能是用一些简陋的工具(蛮锡)来帮助攀爬,而他的衣物(挂垂松)随着他移动飘动。

"白云逸性都无定"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高僧自由不羁、如白云般无拘无束的性情的赞美。这位高僧没有固定的居所,他的生活状态就像那飘渺的白云,没有固定不变。

"才出双峰爱五峰"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这位高僧刚从两座山(双峰)出来,似乎对更远处的五座山(五峰)有所向往之情。这不仅描绘了高僧的行踪,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旅行生态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灵魂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乱后入洪州西山

寂寂阴溪水漱苔,尘中将得苦吟来。

东峰道士如相问,县令而今不姓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言怀

出山不得意,谒帝值戈鋋。

岂料为文日,翻成用武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金谷园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

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驸马宅宴罢

粉墙残月照宫祠,宴阕银瓶一半欹。

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