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这段诗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他的作品《题木居士二首(其二)》中的一部分。这几句话生动地描绘了木工师傅与大自然搏斗的情景,同时也蕴含着对人力与自然力量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 这两句诗表达了木工在山林间砍伐树木时的一种敬畏之心。他们似乎在询问天意,为何要将这棵棵巨木砍断,并且在完成工作后,还要回到同一个地方,仿佛是在向大自然解释自己的行为。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这两句则写出了木工的技术与坚韧不拔的努力,以及面对不易征服的大自然时,他们内心的无奈。尽管技艺高超,但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即使是最精通技艺的匠人也感到自己的局限。
整体而言,这段诗展示了韩愈对劳动者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人类技术与自然界力量相互作用的哲学思考。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尊重和赞美,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人类努力与局限性的同情。
不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
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贾谊宅中今始见,葛洪山下昔曾窥。
寒泉百尺空看影,正是行人暍死时。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