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罗邵诸公同游陈氏园分江头千树春欲暗得树字

春风亦世情,去我若驰骛。

北枝未破粉,断萼已飘素。

殷勤南郭綦,邀我整冠履。

著鞭向晴原,盘传咄嗟具。

移樽晚色间,醉入众香聚。

花浮承露盘,座绕临风树。

停杯忆昨游,香色尚深驻。

重来未旬浃,顿觉心腹露。

后会虽可期,稍稍迫迟暮。

酬花了无计,一醉其殆庶。

如何竞剪烛,雕绘觅奇句。

愿当百罚深,肯效黄金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春天举行的宴会,诗人与友人们在陈氏园中共同游乐,享受着春意盎然的美好时光。全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人间情谊的深切感悟。

"春风亦世情,去我若驰骛。" 这两句表达了春天到来时那种难以抑制的情感变化,如同春风一般迅速而又不容抗拒地带走了一切旧事物。

"北枝未破粉,断萼已飘素。" 描述的是春天的花朵尚未完全绽放,而一些已经凋谢的花瓣却像雪一样纷纷扬扬,展现了生与死并存的自然景象。

"殷勤南郭綦,邀我整冠履。" 这里诗人受到朋友殷切的邀请,准备好自己的衣帽鞋履,一同参与宴会。

"著鞭向晴原,盘传咄嗟具。" 描绘了诗人策马前往宴会地点的情景,那是一片晴朗的草原,而朋友们则在那里摆放着宴席和乐器。

"移樽晚色间,醉入众香聚。" 这里写的是夜幕降临时,酒樽被移来移去,诗人沉浸于各种花香之中,尽情享受着美好的聚会氛围。

"花浮承露盘,座绕临风树。" 描述了宴席上花瓣漂浮在盛有清露的盘子里,而宾客们则围坐在微风轻拂的树下。

"停杯忆昨游,香色尚深驻。" 诗人举止饮酒,回想起昨日的游乐,那些美好的记忆和花香依旧留恋在心头。

"重来未旬浃,顿觉心腹露。"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即使时间再次流逝,也能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温暖。

"后会虽可期,稍稍迫迟暮。" 诗人虽然期待着未来的相聚,但时间却在不断流逝,给人一种迫近暮年的感觉。

"酬花了无计,一醉其殆庶。" 这里诗人表示无法回报春天的美好,只能尽情地沉浸于酒中,以忘却世间的烦恼。

"如何竞剪烛,雕绘觅奇句。"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文字和智慧的追求,即使是点燃蜡烛,也要争取每一刻去创作出不凡的诗句。

"愿当百罚深,肯效黄金注。" 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坚定信念和承诺,哪怕受到再多的批评和考验,也愿意像黄金一样被反复锤炼,以求达到完美。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场春日宴会,更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人间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友谊和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与德洪明甫伯与暮春六日同登乌石饮于浴鸦池琴侍以石上坐忘归分韵得石字

老怀不知春,但爱远峰碧。

乘高恣遐观,未快双目击。

稍为松根坐,遂与参井逼。

女娲补天馀,坠此百鍊石。

摩挲苍藓痕,上有鸦沿迹。

引觞起自斟,盏面不容滴。

举头挽飞云,颇觉天半窄。

追随二三子,顾我独衰白。

向来舞雩春,胜践同今昔。

偶忘千岁忧,共此一笑适。

形式: 古风

久雨(其一)

诗肩不柰晓风酸,后土何时得暂乾。

石鼎饭馀茶乳细,竹炉经罢柏烟残。

龙游未歇千山暗,豹隐方深一坞寒。

白发飘零江海上,朔云收恨赴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大宁寺

三山覆苍鼎,一涧走青蛇。

檀峦众好树,密护如来家。

当年契禅人,虎御穿云霞。

真踪久不昧,殿阁峨金沙。

我来风雨秋,脚踏缤纷华。

松窗历高下,石磴缘攲斜。

境静心自远,山穷兴徒赊。

归辔不可留,哀猿响清笳。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子美士曹送示梅花似表弟有诗因次其韵

春花先到诗翁家,融和入木生妍华。

攀条不减陇头赠,与我病眼增空花。

轻绡衬雪香未透,月中妃子新来瘦。

意态轻盈总不如,孤芳雅合群花右。

速令解盎倾彫胡,叩门换酒呼长须。

对花剧饮百不问,此身如视秦人臞。

一枝相恼已如许,况及秀发连根株。

春工日夜正剪刻,东邻□好公知无。

会须空腹贮好语,醉中要看云烟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