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二)题赵兼善东山园小鲁亭

下马东山路。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

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

试重上、岩岩高处。

更忆公归西悲日,正濛濛、陌上多零雨。

嗟费却,几章句。谢安雅志还成趣。

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

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

快满眼、松篁千亩。

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双白鸟,又飞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其二》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他以赵兼善的东山园小鲁亭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孔子和周公的追思,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开篇“下马东山路”,描绘了作者步入园中,仿佛置身于古人风范之中,感受到周公和孔子的深沉思想。“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则暗示了孔子的儒家精神虽已不在,但亭子犹存,让人怀念。

接着,词人回忆起孔子去世时的悲伤情景,正值春雨绵绵,增添了哀愁的氛围。“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政治纷扰的感叹,而“快满眼、松篁千亩”则转向自然景色,试图从自然中寻求慰藉。最后,“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流露出词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宁愿寄情山水,做一个隐逸的主人。

结尾“双白鸟,又飞去”,以白鸟飞逝象征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寓言深远,给人留下回味无穷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缅怀,又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其二)

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亿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是一色空蒙难画。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须更把,《上林》写。

鸡豚旧日渔樵社。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对玉塔微澜深夜。雁鹜如云休报事,被诗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二)又和

碧海成桑野。笑人间,江翻平陆,水云高下。

自是三山颜色好,更著雨婚烟嫁。

料未必、龙眠能画。

拟向诗人求幼妇,倩诸君、妙手皆谈马。

须进酒,为陶写。回头鸥鹭瓢泉社。

莫吟诗、莫抛尊酒,是吾盟也。

千骑而今遮白发,忘却沧浪亭榭。

但记得、灞陵呵夜。

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

蝉噪也,绿阴夏。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八)

高阁临江渚。访层城、空馀旧迹,黯然怀古。

画栋珠帘当日事,不见朝云暮雨。

但遗意、西山南浦。

天宇修眉浮新绿,映悠悠、潭影长如故。

空有恨,奈何许。王郎健笔夸翘楚。

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

物换星移知几度,梦想珠歌翠舞。

为徙倚、阑干凝伫。

目断平芜苍波晚,快江风、一瞬澄襟暑。

谁共饮,有诗侣。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七)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席上用前韵

听我三章约。有谈功、谈名者舞,谈经深酌。

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

算枉把、精神费却。

此会不如公荣者,莫呼来、政尔妨人乐。

医俗士,苦无药。当年众鸟看孤鹗。

意飘然、横空直把,曹吞刘攫。

老我山中谁来伴,须信穷愁有脚。

似剪尽、还生僧发。

自断此生天休问,倩何人、说与乘轩鹤。

吾有志,在沟壑。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