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八)

高阁临江渚。访层城、空馀旧迹,黯然怀古。

画栋珠帘当日事,不见朝云暮雨。

但遗意、西山南浦。

天宇修眉浮新绿,映悠悠、潭影长如故。

空有恨,奈何许。王郎健笔夸翘楚。

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

物换星移知几度,梦想珠歌翠舞。

为徙倚、阑干凝伫。

目断平芜苍波晚,快江风、一瞬澄襟暑。

谁共饮,有诗侣。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高阁临水的景象,引发了词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怀古之情。"黯然怀古"四字透露出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画栋珠帘当日事,不见朝云暮雨"暗示了昔日的热闹与今日的冷清对比,只有西山南浦的景色依旧。

上片以自然景物烘托出失落的情绪,"天宇修眉浮新绿"描绘了碧波之上新绿的天空,潭影悠长,却唤起词人无尽的遗憾和无奈,"空有恨,奈何许"表达了深深的惋惜。

下片转向对文人墨客才情的赞美,"王郎健笔夸翘楚"提及一位名叫王郎的才子,他的诗句如同落霞孤鹜般流传,令人赞叹。然而,时光流转,"物换星移知几度",那些曾经的珠歌翠舞已成梦境,词人独自倚栏凝望,感叹岁月无情。

结尾处,词人渴望能有人共享此刻的江风和宁静,"谁共饮,有诗侣"流露出孤独与期待交织的情感。整首词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其七)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席上用前韵

听我三章约。有谈功、谈名者舞,谈经深酌。

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

算枉把、精神费却。

此会不如公荣者,莫呼来、政尔妨人乐。

医俗士,苦无药。当年众鸟看孤鹗。

意飘然、横空直把,曹吞刘攫。

老我山中谁来伴,须信穷愁有脚。

似剪尽、还生僧发。

自断此生天休问,倩何人、说与乘轩鹤。

吾有志,在沟壑。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一)福州游西湖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

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

待细把、江山图画。

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

中有句,浩难写。诗人例入西湖社。

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

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

更复道、横空清夜。

粉黛中□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

堂上燕,又长夏。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三)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时与命犹须天付。兰佩芳菲无人问,叹灵均欲向重华诉。空壹郁,共谁语?

儿曹不料扬雄赋。怪当年《甘泉》误说,青葱玉树。风引船回沧溟阔,目断三山伊阻。但笑指吾庐何许。门外苍官千百辈,尽堂堂八尺须髯古。谁载酒,带湖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

世路风波恶。喜清时、边夫袖手,□将帷幄。

正值春光二三月,两两燕穿帘幕。

又怕个、江南花落。

与客携壶连夜饮,任蟾光、飞上阑干角。

何时唱,从军乐。归欤已赋居岩壑。

悟人世、正类春蚕,自相缠缚。

眼畔昏鸦千万点,□欠归来野鹤。

都不恋、黑头黄阁。

一咏一觞成底事,庆康宁、天赋何须药。

金盏大,为君酌。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