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延真罗道士玉涧

双岩夹方流,知有至妙蕴。

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润。

泉源皆宝气,樵牧骇潜蜃。

仙翁独危坐,华池养水性。

神泽温而栗,骨峭老益劲。

苔矶枕泓碧,时有鱼出听。

糜琼饭潺湲,冲淡意无朕。

形式: 古风

翻译

两座岩石夹峙着清澈的流水,藏着非凡的奥秘。
山石散发出清冷的光辉,草木沐浴着余下的滋润。
泉水源头充满宝气,打柴放牧的人惊讶于隐藏的海市蜃楼。
仙翁独自坐在高处,如池塘滋养着水的本性。
神灵的恩泽温暖又令人战栗,陡峭的山骨因岁月而更显刚劲。
青苔覆盖的石矶枕着碧绿的深潭,不时有鱼儿游来倾听。
稀世的琼浆米饭在潺潺流水声中流淌,心境淡泊毫无杂念。

注释

至妙蕴:非凡的奥秘。
清晖:清冷的光辉。
馀润:余下的滋润。
潜蜃:隐藏的海市蜃楼。
华池:如池塘般的环境。
栗:战栗,形容神泽的温暖。
冲淡:淡泊宁静。
朕:古代皇帝的自称,这里指杂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双岩夹方流"形象地勾勒出一股清泉在两座山岩之间奔腾的情景,而"知有至妙蕴"则透露出诗人对这自然美景深刻感悟和欣赏。

"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润"进一步渲染了山水间的生机与活力,显示出大自然赋予万物生命力的神奇。"泉源皆宝气,樵牧骇潜蜃"则引出了泉水的纯净和周围环境的和谐,"樵牧"一词更增添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情趣。

诗人通过"仙翁独危坐,华池养水性"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神泽温而栗,骨峭老益劲"则写出了自然之气对人心灵的滋润和对肉体的锻炼,使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得到精神与身体上的双重净化。

最后两句"苔矶枕泓碧,时有鱼出听。糜琼饭潺湲,冲淡意无朕"描绘了诗人在这山水间的生活状态——悠然自得,甚至可以听到水中的鱼儿跃动之声。"糜琼饭潺湲"则是对简单饮食的描述,而"冲淡意无朕"则表明了诗人通过这种简约的生活方式达到心灵的澄清和超脱尘世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自然描写,传递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哲思,以及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了禅意和山水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题张景召簿尉梅墅并饯入南

唤醒三影燕支魂,一枝半树专黄昏。

江南暗香郁不住,霜风吹入罗浮村。

疏枝不入辋川画,暗香不到东山棋。

云阶一枕梨花梦,参横月落无人知。

形式: 古风

题陈国秀小园(其二)

长鹤展轻翮,远栖松桂林。

故宇入清梦,盘盘亦苦心。

中林风月赊,十亩团幽阴。

林下有奇士,绕树从之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题陈国秀小园(其一)

席地自乾坤,半树阅今古。

池馆岂不宽,每换牡丹主。

园公非陇佣,独捎占春风。

弄影不在多,臭香知乃翁。

形式: 古风

题周山甫锦绣段

客从西北来,遗我锦绣段。

上有双凤凰,文彩何灿灿。

置之箧笥中,岁月亦已晏。

天孙顾七襄,雷电下河汉。

凤凰忽飞去,遽然失把玩。

贫家机杼寒,秋虫助予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