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国秀小园(其一)

席地自乾坤,半树阅今古。

池馆岂不宽,每换牡丹主。

园公非陇佣,独捎占春风。

弄影不在多,臭香知乃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春日里游览朋友陈国秀的小园的情景。诗中“席地自乾坤”一句,设想将小园中的自然景观扩展为宇宙之大,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半树阅今古”,则通过对立体空间的把握,将时间的深度融入到这个小小的园中。这里的“半树”可能是指园中的一棵或几棵特定的树木,通过这些树来联想历史长河,显示了诗人豁达的史识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池馆岂不宽”,这一句表面上是在赞美园中的建筑与水景之美,但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紧接着,“每换牡丹主”则展示了园中春色更新,牡丹花开时节更迭的生动画面,牡丹在古代常象征着富贵和荣华,这里可能也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赞美。

“园公非陇佣”一句中的“园公”可能是指园中的一位管理者或守护者,而“非陇佣”则表明这位园公并非普通的工匠,暗示其在园艺上有着超凡的造诣。“独捎占春风”,这里的“独捎”可能是指园中特有的花卉,或是园公对这些花卉的独到之处,而“占春风”则是在描绘园中的花草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充满了生机。

最后,“弄影不在多,臭香知乃翁”,这一句诗通过对光影和气味的捕捉,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情怀。这里的“弄影”指的是园中光影的嬉戏,而“不在多”可能是表明诗人更注重质感而非数量;“臭香知乃翁”,则通过对气味的感受,表现出诗人对于这份静谧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内心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转、生命生长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求精神寄托与超越尘世的美好情怀。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题周山甫锦绣段

客从西北来,遗我锦绣段。

上有双凤凰,文彩何灿灿。

置之箧笥中,岁月亦已晏。

天孙顾七襄,雷电下河汉。

凤凰忽飞去,遽然失把玩。

贫家机杼寒,秋虫助予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题罗次说竹岩摘藁

游子西南来,出门道何悠。

文章会有用,意气轻身谋。

纷纷食粱肉,藜藿当其忧。

君看百川水,何处不东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郁孤台

城郭春声阔,楼台昼影迟。

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

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

倚阑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宣州推官厅览翠堂

都官自楚产,文采光陆离。

当年从事君,如与山川期。

岁月忽巳遒,天球落尘土。

岂曰无嘉宾,过者不我顾。

谁令赤城子,发坎出方珉。

灵物必复见,其见乃以人。

回视城南端,飞甍俯苍茜。

物理有屈伸,流峙岂云变。

寥寥南楼月,至今有遐音。

千年一邂逅,共调风中琴。

亦欲结方轨,揽茝事幽寻。

行行且言迈,踟蹰思何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