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周山甫锦绣段

客从西北来,遗我锦绣段。

上有双凤凰,文彩何灿灿。

置之箧笥中,岁月亦已晏。

天孙顾七襄,雷电下河汉。

凤凰忽飞去,遽然失把玩。

贫家机杼寒,秋虫助予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翻译

有位客人从西北方向而来,赠送给我一段精美的丝织品。
织物上绣着两只凤凰,色彩斑斓,光彩夺目。
我把它珍藏在箱子里,时光荏苒,已经过去了很久。
织女(天孙)眷顾着她的七个编织机(七襄),仿佛雷电划过天河。
突然间,凤凰飞走了,我失去了欣赏它的机会。
我家贫寒,织布机上寒意更甚,秋虫声声,似乎也在为我叹息。

注释

客:来访者。
西北:方位。
遗:赠送。
锦绣段:精美丝织品。
双凤凰:两只凤凰图案。
文彩:色彩。
箧笥:箱子。
岁月:时光。
晏:久远。
天孙:织女。
七襄:织机。
雷电:比喻织女的技艺。
河汉:银河。
飞去:飞走。
遽然:突然。
把玩:欣赏。
贫家:贫穷人家。
机杼:织布机。
寒:贫寒。
秋虫:秋天的昆虫。
叹: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收到一块精美的锦绣,锦上绣有双凤凰,色彩鲜艳。诗人将其珍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件珍宝也被尘封。天空中雷声轰鸣,凤凰图案在风暴中消失了。诗人的生活贫寒,秋夜里只有虫鸣相伴,显得分外凄凉。

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锦绣段上的双凤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而随后的天空雷鸣、凤凰飞去,则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失落和无常的感慨。同时,"贫家机杼寒,秋虫助予叹"这两句,更是深化了诗人的生活窘境和孤独感,体现了诗人在物质贫困中依然保持着精神上的自尊和艺术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更通过锦绣段这一具体物象,抒写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题罗次说竹岩摘藁

游子西南来,出门道何悠。

文章会有用,意气轻身谋。

纷纷食粱肉,藜藿当其忧。

君看百川水,何处不东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郁孤台

城郭春声阔,楼台昼影迟。

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

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

倚阑时北顾,空翠湿朝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宣州推官厅览翠堂

都官自楚产,文采光陆离。

当年从事君,如与山川期。

岁月忽巳遒,天球落尘土。

岂曰无嘉宾,过者不我顾。

谁令赤城子,发坎出方珉。

灵物必复见,其见乃以人。

回视城南端,飞甍俯苍茜。

物理有屈伸,流峙岂云变。

寥寥南楼月,至今有遐音。

千年一邂逅,共调风中琴。

亦欲结方轨,揽茝事幽寻。

行行且言迈,踟蹰思何深。

形式: 古风

题宣州叠嶂楼

初日照高楼,轻烟在疏树。

峨峨远岫出,泯泯清江去。

檐隙委残籀,屋隅连宿莽。

荟蔚互低昂,熹微分散聚。

城郭谅非昔,山川俨如故。

童鬒已零落,姝颜慰迟莫。

沈沈澹忘归,欲归重回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