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函谷关》由清代诗人严金清所作,描绘了西行壮游至函谷关时的所见所感。函谷关,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其地势险要,见证了无数兴衰更迭的历史。诗中以壮游开篇,引出对函谷关的描述。
“万里西来快壮游”,诗人自远方而来,心情激荡,表达了对这次旅程的期待与兴奋。“关前紫气尚盈眸”,函谷关前,紫气氤氲,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着历史的厚重与神秘。
“曾闻老子骑牛过,谁识田文策马忧”,引用老子和田文的故事,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面对同一地点的不同心境,体现了历史的多面性。
“形势全收天下险,兴亡不尽古今愁”,这两句总结了函谷关的战略地位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既展示了其险峻的地势,又暗示了它见证的无数兴衰更替,引发人们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黄河日暮奔涛急,画角声声动戍楼”,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自然与军事,黄河在黄昏时分奔腾不息,画角声在戍楼上回响,营造了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函谷关作为边关重地的形象。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函谷关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思考和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历史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