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魏午庄方伯博格达山原韵四首(其二)

万家生佛使君来,百世封疆自是开。

犬吠鸡鸣今雁塞,夕阳流水古龙堆。

云兴衡岳为霖雨,春渡阳关发迅雷。

问俗采风兼览胜,登临好举紫霞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边塞景象。首联“万家生佛使君来,百世封疆自是开”以夸张的手法,将使君的到来比作给边疆带来新生,既表达了对官员治理能力的赞美,也暗含了边疆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颔联“犬吠鸡鸣今雁塞,夕阳流水古龙堆”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边塞特有的氛围。犬吠鸡鸣,是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雁塞与龙堆,则是地理特征的象征,暗示着边疆的辽阔与险峻。

颈联“云兴衡岳为霖雨,春渡阳关发迅雷”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衡岳之云带来了滋润万物的雨水,春日里,阳关则迎来了迅疾的雷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也寓意着边疆地区虽处偏远,却能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尾联“问俗采风兼览胜,登临好举紫霞杯”表达了诗人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同时欣赏美景的意图。登高望远之际,举杯畅饮,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边疆治理者及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86)

严金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魏午庄方伯博格达山原韵四首(其三)

烽销边靖戍旗残,木落霜飞野色寒。

万壑松风洗耳热,一潭秋水印心宽。

创开郡县劳千虑,绥抚疮痍计百端。

岂仅文章经国事,指挥将士惯登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魏午庄方伯博格达山原韵四首(其四)

步遍岩峦憩小亭,藤萝如户石如屏。

林泉幽僻人稀到,殿宇尊严佛自灵。

吟罢烟霞携满袖,笑惊苍翠落空庭。

诗情更在青山外,南去征鸿望渺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午庄方伯七夕原韵

佳节无端动旅愁,明河遥看渡牵牛。

九州儿女穿针夜,四海词人折桂秋。

郢曲喧传绝域外,凯歌听唱大刀头。

时平不废防边略,铁笛寒声隐戍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辛丑九月看菊有感

堂堂岁月付蹉跎,世事真堪唤奈何。

诸将有谁非暮气,三公犹自作春婆。

窗前秋色黄花老,客里诗人白发多。

闻道消愁唯有酒,举杯直欲泪滂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