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魏午庄方伯博格达山原韵四首(其三)

烽销边靖戍旗残,木落霜飞野色寒。

万壑松风洗耳热,一潭秋水印心宽。

创开郡县劳千虑,绥抚疮痍计百端。

岂仅文章经国事,指挥将士惯登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宁静与肃穆,通过烽火已熄、边防旗帜残破、秋叶飘零、霜气弥漫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以“万壑松风”、“一潭秋水”为喻,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仿佛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了洗涤与宽慰。

“洗耳热”与“印心宽”两词运用巧妙,前者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山谷,让心灵得以净化,后者则通过秋水倒映天空,象征着内心的开阔与宁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下半部分转而谈论治理国家与安抚百姓的艰辛与复杂性,强调了文治武功并重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不仅需要通过文章来治理国家,还需要具备指挥军队、登上战场的实际能力。这种兼顾文武双全的才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其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修养与国家责任的双重追求。

收录诗词(86)

严金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魏午庄方伯博格达山原韵四首(其四)

步遍岩峦憩小亭,藤萝如户石如屏。

林泉幽僻人稀到,殿宇尊严佛自灵。

吟罢烟霞携满袖,笑惊苍翠落空庭。

诗情更在青山外,南去征鸿望渺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午庄方伯七夕原韵

佳节无端动旅愁,明河遥看渡牵牛。

九州儿女穿针夜,四海词人折桂秋。

郢曲喧传绝域外,凯歌听唱大刀头。

时平不废防边略,铁笛寒声隐戍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辛丑九月看菊有感

堂堂岁月付蹉跎,世事真堪唤奈何。

诸将有谁非暮气,三公犹自作春婆。

窗前秋色黄花老,客里诗人白发多。

闻道消愁唯有酒,举杯直欲泪滂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经一碗泉二首(其一)

远别伊吾整策西,苍茫野色暮云低。

雪泥何处留鸿爪,沙碛频年破马蹄。

塞草春风萌不动,戍灯映月影常迷。

轮台总在天山外,烽靖无烦羽檄飞。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