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戏书三物(其二)咏虾蟆

名著虽已古,形模绝丑怪。

应视坎井卑,不啻河海大。

时作高雄声,如泄肝肠快。

欲逃鼎俎烹,绝技惟一□。

何劳努两目,怒气常不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山园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开篇“名著虽已古,形模绝丑怪”表现了诗人对于书籍的尊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不仅是对待书籍,更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接着,“应视坎井卑,不啻河海大”则是在说,虽然小泉小井不如江河之大,但它们自有其存在的意义,体现了诗人眼中事物平等的哲思。

“时作高雄声,如泄肝肠快”表达了诗人在山园中读书写字时,那种心旷神怡、如释重负般的快乐。这里的“高雄声”指的是读书的声音,显示出一种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下两句“欲逃鼎俎烹,绝技惟一□”则是说诗人想要逃离世俗的纷扰,只有通过写作这唯一的技艺来表达自己。这里的“鼎俎烹”象征着复杂的人世间的厨房,而“绝技惟一□”则强调了书写不仅是诗人的逃避之道,更是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最后两句“何劳努两目,怒气常不杀”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不会让自己陷入愤怒的情绪中,而是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去看待世间万象。这也体现出了古代文人追求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书籍的深厚情感,以及他超脱尘俗的心态和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兴四首(其三)

兴逼不暇卧,蹑屐鸣鸡先。

裛袂碧氛润,袭襟爽概繁。

噫馁出故气,咽甘漱新泉。

骨瘦易酸楚,体虚觉轻便。

樵子隔岭见,宁谓吾非仙。

手持白羽扇,笑坐青崖巅。

形式: 古风

书兴四首(其二)

时时溪上行,或与幽人遇。

手把一编书,共倚崖边树。

鹭近始暂飞,鱼惊却重聚。

佳景不待求,足熟自知处。

稚子爱相随,似亦耽幽趣。

形式: 古风

书兴四首(其一)

山如斲新棱,泉如注新碧。

醉卧便妥帖,似换松根石。

混俗悼昔遗,嗜静竦今获。

吸鲸涤烦想,饫奇苏惫力。

追往忽悟咎,持虑日增惕。

形式: 古风

书兴四首(其四)

积阴敛荒霾,崖崿诡秘阐。

泼光润绿漾,错彩岚翠闪。

藓槎惊鹘巢,露扑裹虫茧。

布棋出田庐,洒墨凝鸦点。

每恨前山逼,遐眺不得展。

意才豁危陟,日车已攲转。

畏与俗人逢,归途取迂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