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山园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开篇“名著虽已古,形模绝丑怪”表现了诗人对于书籍的尊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不仅是对待书籍,更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接着,“应视坎井卑,不啻河海大”则是在说,虽然小泉小井不如江河之大,但它们自有其存在的意义,体现了诗人眼中事物平等的哲思。
“时作高雄声,如泄肝肠快”表达了诗人在山园中读书写字时,那种心旷神怡、如释重负般的快乐。这里的“高雄声”指的是读书的声音,显示出一种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下两句“欲逃鼎俎烹,绝技惟一□”则是说诗人想要逃离世俗的纷扰,只有通过写作这唯一的技艺来表达自己。这里的“鼎俎烹”象征着复杂的人世间的厨房,而“绝技惟一□”则强调了书写不仅是诗人的逃避之道,更是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
最后两句“何劳努两目,怒气常不杀”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不会让自己陷入愤怒的情绪中,而是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去看待世间万象。这也体现出了古代文人追求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园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书籍的深厚情感,以及他超脱尘俗的心态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