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兴四首(其四)

积阴敛荒霾,崖崿诡秘阐。

泼光润绿漾,错彩岚翠闪。

藓槎惊鹘巢,露扑裹虫茧。

布棋出田庐,洒墨凝鸦点。

每恨前山逼,遐眺不得展。

意才豁危陟,日车已攲转。

畏与俗人逢,归途取迂远。

形式: 古风

翻译

厚重的云层聚集,驱散了荒芜的尘埃,山崖陡峭而奇特
阳光洒落,照亮了绿色的波纹,斑斓的山岚闪烁着翠色
苔藓覆盖的树枝惊动了鹰巢,露水打湿了包裹虫茧的叶子
像在田野和房屋间布下棋局,墨色流淌,凝聚成乌鸦的点点
常常遗憾前山逼近,无法远望无尽的景色
心情开朗时攀登险峻,却发现太阳已经偏斜
害怕与世俗之人相遇,回家的路上选择绕远路

注释

积阴:厚重的云层。
敛:聚集。
荒霾:荒芜的尘埃。
崖崿:山崖陡峭。
诡秘:奇特。
泼光:洒落的阳光。
润绿:照亮绿色。
漾:波纹。
错彩:斑斓色彩。
藓槎:苔藓覆盖的树枝。
鹘巢:鹰巢。
露扑:露水打湿。
虫茧:包裹虫子的叶子。
布棋:布下棋局。
田庐:田野和房屋。
遐眺:远望。
展:无尽的景色。
豁:开朗。
危陟:险峻攀登。
日车:太阳。
攲转:偏斜。
畏与俗人逢:害怕世俗相遇。
归途:回家的路。
取迂远:选择绕远。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情感。开篇"积阴敛荒霾,崖崿诡秘阐"一句,设定了一种幽深而神秘的山林氛围。接着"泼光润绿漾,错彩岚翠闪"描绘了阳光透过树梢,照耀在山间流水和岩石上所呈现出的色彩斑斓景象。

诗中"藓槎惊鹘巢,露扑裹虫茧"一句,则是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一种描绘,从细小的植物、飞鸟筑巢到露珠滋润昆虫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欣赏。

"布棋出田庐,洒墨凝鸦点"可能是指在山中的一处田园或书房内,诗人在进行着象征智慧与艺术创作的情境描写。"每恨前山逼,遐眺不得展"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美景的向往和不满足于眼前的局促之感。

随后"意才豁危陟,日车已攲转"一句,似乎是在说诗人的心灵在自然中得到了解脱,同时也暗示了一天即将过去的时光流逝。最后"畏与俗人逢,归途取迂远"则是表达了诗人不愿与世俗之人相遇,宁可选择更加曲折漫长的归途,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景的独享。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希望摆脱世俗纷扰、与自然合一的情感。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月二十三日雷雹大作

午热蒸崖嶂,晡时骤雨来。

仍年频见雹,中夏始闻雷。

地撼山疑压,林昏鸟误回。

吾宁识天意,吟苦自生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六月二十一日大雨数里外旱如故是岁淮浙皆大旱

见说他州旱,孤怀尚惨然。

泉浤分脉细,稻垄斸泥坚。

墟落才连壤,阴晴若异天。

苍茫千里隔,甘泽固应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友人江顺德连日留饮分韵赋诗得日字操笔立成

峰峦秋翠秾,禾黍晚露湿。

虽然诗兴多,其奈归情急。

清逼蓼花风,热薄桐阴日。

社酒欲娱亲,岂不怀宴集。

形式: 古风

友人俞伯初梦余立悬崖飞瀑之下谓曰吾缘涧曲折而来泉声忽左忽右子其为我赋所未能伯初即句曰石根行步转耳畔水声移遂足成短篇见示次韵答之

事往孰非梦,岂必梦见之。

安知非携手,胜处真哦诗。

而子以为梦,确固不可移。

竟亦莫能辨,鸦影横空陂。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