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吴沦浩劫,异地独羁迟。
忽听乡音熟,偏增客路悲。
未遑通款曲,各自诉流离。
烽火犹如此,同归待几时。
这首诗描绘了在战乱年代,诗人与一位同乡人在异地相遇的情景。首句“三吴沦浩劫,异地独羁迟”点明背景,三吴之地遭受浩劫,诗人独自滞留在异乡。接着,“忽听乡音熟,偏增客路悲”写出了在异乡听到熟悉乡音的意外与惊喜,却也因身处他乡而生出悲凉之情。后两句“未遑通款曲,各自诉流离”描述了两人虽想互相了解,却因各自经历的流离失所而无暇深谈。最后,“烽火犹如此,同归待几时”表达了对战乱不断的忧虑,以及对未来能否一同返回家乡的疑问。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与对和平的渴望。
不详
底事入江海,翻教足胜游。
潮声随月涌,云气挟山浮。
故国惊烽火,天涯动客愁。
吴淞今日过,风阻又淹留。
惊心怕见劫馀尘,满路腥风最怆神。
多少髑髅抛道侧,不知是贼是兵民。
田园万顷尽荒芜,瓦砾盈场到处俱。
触目更劳回首望,故乡也似此间无?
平原日落已黄昏,投宿荒村早闭门。
四野哭声听不断,几家剪纸夜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