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田园万顷尽荒芜,瓦砾盈场到处俱。
触目更劳回首望,故乡也似此间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广阔荒芜的田园景象时的感慨。首句“田园万顷尽荒芜”,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广袤土地的荒凉景象,万顷田地一片萧瑟,没有生机。接着,“瓦砾盈场到处俱”进一步描绘了荒废的场景,破碎的瓦砾散落在空旷的场地,无处不在,更加凸显出土地的荒凉与破败。
“触目更劳回首望,故乡也似此间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切感受。无论是眼前的景象还是回忆中的故乡,都仿佛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生机,变得荒凉不堪。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现实与记忆之间的落差,以及这种落差带给他的强烈情感冲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荒芜田园的细腻描绘,反映了社会变迁对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与哀愁。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不详
平原日落已黄昏,投宿荒村早闭门。
四野哭声听不断,几家剪纸夜招魂。
前游曾未半年违,忽已萧条封夕晖。
绝似鹤归千岁后,人民城郭总依稀。
不能遂远行,能不恋乡里。
招回天外魂,免作路傍鬼。
航海间道归,一家杂悲喜。
追言儿去后,烽烟惊四起。
潜行麦陇间,惨惨危莫比。
道儿幸先避,免共此流徙。
嗣闻前途危,又无书一纸。
翻悔令远游,行踪无定止。
今汝忽归来,回思转流涕。
惊定犹生怜,风尘面目改。
还问旧相识,半作国殇死。
相暌无几时,沧桑倏变矣。
且莫冀苟安,兵戈尚未已。
何当携家去,共入桃源里。
江关萧瑟恨何如,避寇偏难更卜居。
得福转因亡塞马,馀殃尚恐及池鱼。
堪嗟人事多迁变,空望妖氛尽剿除。
太息莺花歌舞地,三吴回首尽成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