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

丞相祠堂沔阳浒,桧柏森森铁干古。

行人指点定军山,月黑天阴闻战鼓。

三分炎祚鼎终存,万马中原气已吞。

五丈原头将星落,此间终古藏忠魂。

泱漭寒流向东去,霜郊豁见平芜路。

南通剑阁北褒斜,想见当年运筹处。

我来下马拜荒丘,三代而还第一流。

绵竹战馀瞻尚死,一门忠烈壮千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诸葛亮(武侯)的崇敬之情,通过武侯祠的景象和历史背景,展现了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首句“丞相祠堂沔阳浒,桧柏森森铁干古”描绘了武侯祠的庄严与古老,桧柏的茂盛象征着诸葛亮的不朽功绩。接着,“行人指点定军山,月黑天阴闻战鼓”通过定军山的场景,暗示了诸葛亮在军事上的辉煌成就。

“三分炎祚鼎终存,万马中原气已吞”两句,以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为依托,赞扬了诸葛亮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卓越贡献,以及他对国家统一的深远影响。“五丈原头将星落,此间终古藏忠魂”则表达了对诸葛亮英年早逝的惋惜,以及对其忠诚精神的永恒纪念。

后半部分“泱漭寒流向东去,霜郊豁见平芜路”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前文的历史场景形成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南通剑阁北褒斜,想见当年运筹处”通过想象诸葛亮在剑阁和褒斜等地运筹帷幄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

最后,“我来下马拜荒丘,三代而还第一流。绵竹战馀瞻尚死,一门忠烈壮千秋”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及其家族忠诚精神的敬仰,认为诸葛亮不仅在自己的时代是杰出的,其忠诚与智慧的影响跨越了多个世代,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深情地赞美了诸葛亮的功绩与精神。

收录诗词(9)

任兰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剑关

斜日下荒原,驱车宿剑门。

寒山风落石,残夜虎窥村。

断续京华梦,凄清独客魂。

古来设险地,兴败共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巴州

深院严扃尽日闲,一年花事已全删。

情同笼鸟难舒翼,行似枯僧正闭关。

万里烟波通峡水,连朝云雾失涂山。

故园遥在春江畔,那得扁舟纵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孝陵二首(其一)

鼎湖龙去上升天,弓剑埋藏四百年。

金碗玉龟无恙在,不须清泪滴铜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孝陵二首(其二)

竖儒瞻拜旧山陵,落日平芜百感生。

欲奏通天台下表,只怜才谢沈初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