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向阳寺

但使忘人世,居山何必深。

断云栖破衲,积雪老禅心。

客去门仍掩,窗空月每侵。

病夫怯登陟,只此易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向阳寺中静修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首句“但使忘人世”,直接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解脱、与世俗隔绝的愿望。接下来的“居山何必深”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并非绝对相关。

“断云栖破衲,积雪老禅心。”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断云象征着变幻莫测的人生,破衲代表简朴的生活,而积雪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这不仅展现了僧人生活的清贫与淡泊,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客去门仍掩,窗空月每侵。”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生活的孤独与宁静。门掩窗空,表明了僧人对外界的隔离,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封闭与自我保护。而月光的侵入,则象征着外界的光明与温暖,虽无法完全融入,却也给予了一丝慰藉和希望。

最后一句“病夫怯登陟,只此易相寻。”则以“病夫”自比,表达了自己身体上的不适和对外界挑战的畏惧,但同时也强调了在这座向阳寺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安慰。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是对寺庙生活意义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平静,以及在孤独与宁静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大安寺

石磴如天上,钟声下界闻。

已扪千丈雪,犹隔几重云。

山冷僧俱瘦,堂閒虎与群。

古碑苔藓合,洗剔见虫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游龙泉寺

洞口凭猿引,逶迤石路迢。

到门惟虎迹,望寺在山腰。

龙去泉仍溜,春残雪不消。

老僧忘岁月,恍惚话前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游祖越寺

殿閟疑天辟,凄凄几个僧。

板桥通野豕,木佛坐孤灯。

说法呼顽石,烧泉拾古藤。

禅居高绝处,欲上病安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雪斋落成

四海少邻并,况兹东复东。

登阶惟鹤迹,挂壁有诗筒。

岂为儿孙计,聊安君子穷。

委怀存宋拓,论事据枯桐。

千卷万卷在,两人三人同。

快谈当圣代,高咏寄玄穹。

云过一床影,月来诸境空。

难容金络马,共老竹编虫。

世界半窗隔,神明寸管通。

囊开馀积雪,帘捲渡飞鸿。

稠叠深秋色,浑含太古风。

人情轻故旧,天意勘英雄。

览镜添髭白,烧泉扫叶红。

浮生只若此,大业在其中。

前往后犹待,隐然抱厥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