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孙仲益尚书生日

吴山高兮江水长,江山郁郁蟠光芒。

上帝靳固钟俊良,数千百岁谁可当。

西徐老人鬓眉苍,身着秋碧云锦裳。

驭风骑气下大荒,帝命锦绣裹肺肠。

天门赐之龙虎章,下为人间除不祥。

主盟吾道承素王,向来斯文病膏肓。

公于此时气堂堂,道配欧苏力相望。

朝游蓬壶暮扶桑,黼黻河汉回辉光。

临流拯溺为舟航,人生废置不可量。

万里放逐蛇虺乡,剪翎笼中看雕翔。

小儒愿公如子房,不愿公贵如六郎。

玉烈石髓请饱尝,不须更待龙宫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此诗《代上孙仲益尚书生日》由南宋诗人史浩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位名为“西徐老人”的形象,其身着云锦,驾驭风与气,下凡人间,肩负着除弊兴文、弘扬正道的重任。诗中以“吴山高兮江水长”开篇,营造出壮丽的自然景观,寓意深远。

“上帝靳固钟俊良,数千百岁谁可当”,赞美了上天赋予的非凡才能与长寿,暗示了孙仲益尚书的卓越与不凡。接着,“西徐老人鬓眉苍,身着秋碧云锦裳”描绘了老人的形象,以“鬓眉苍”表现其年迈,但“云锦裳”则显示其华贵与超凡脱俗。

“驭风骑气下大荒,帝命锦绣裹肺肠”进一步展现了老人的非凡能力与使命,他驾驭风与气,下凡人间,执行帝命,以锦绣包裹肺肠,象征着他的仁慈与智慧。接下来,“天门赐之龙虎章,下为人间除不祥”表明了老人得到了天界的认可与赐予,他下凡人间,清除不祥之事,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主盟吾道承素王,向来斯文病膏肓”表达了老人在道德与文化上的领导地位,以及他对当时社会文化病态的担忧。而“公于此时气堂堂,道配欧苏力相望”则赞扬了孙仲益尚书在道德与学问上的成就,与欧苏(欧阳修与苏轼)并驾齐驱。

“朝游蓬壶暮扶桑,黼黻河汉回辉光”描绘了老人的行踪与影响,他朝游仙界,暮至东方,其道德与学问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宇宙。最后,“临流拯溺为舟航,人生废置不可量”强调了老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如同舟航般拯救溺水之人,体现了其对人类福祉的深切关怀。

“万里放逐蛇虺乡,剪翎笼中看雕翔”则以比喻手法,描述了老人在艰难环境中仍保持高尚情操,如同被囚禁的雕鸟,渴望自由飞翔。而“小儒愿公如子房,不愿公贵如六郎”表达了对孙仲益尚书的尊敬与期待,希望他能像张良一样成为智谋之士,而不是追求权贵地位。

“玉烈石髓请饱尝,不须更待龙宫方”则是对孙仲益尚书的祝福,希望他能享受高尚的生活,不必等待龙宫的赐予。整首诗通过对“西徐老人”的描绘,寄托了对孙仲益尚书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题陈天予国正借轩

子猷昔借宅,馀地著霜筠。

君今地无隙,乃复借诸邻。

开窗罗万个,倾盖如相亲。

轻风韵萧瑟,密雪乘珠珍。

行当享清绝,宁问谁主宾。

人生空洞间,千亩纳渭滨。

胡为徇目力,咫尺分参辰。

便当混物我,一视无越秦。

还以赏君轩,借与不借均。

比意识者会,君无语俗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赠天童英书记

学禅见性本,学诗事之馀。

二者若异致,其归岂殊途。

方其空洞间,寂默一念无。

感物赋万象,儒悬镜太虚。

不将亦不迎,其应常如如。

向非悟本性,未免声律拘。

英师个中人,以诗隐浮图。

桃红柳青青,翠竹黄花俱。

误落世间耳,脱略公卿徒。

昨朝得东风,打包过江湖。

胡为来帝乡,叫阍彻宸居。

堂堂老阿师,道价东西徂。

住山垂一世,学子纷云趋。

寒潭风静练,皎月天心孤。

迩来只屦轻,片雪销洪炉。

愿言立强名,故事臣敢诬。

事成明当发,长吟入春芜。

从兹窣堵波,山雪閟天书。

顾我坐学省,兀兀如守株。

因君听篷雨,为谢故溪鱼。

形式: 古风

次韵游西湖

平生林处士,一叶老波光。

坐令西湖名,千古磨苍苍。

迩来子李子,掉鞅出柴桑。

官閒到休日,清浅寻幽香。

金风度林麓,野艇生微凉。

竹间寄登览,孤岑水中央。

拂石辨奇迹,哦诗味遗芳。

归来笔不停,醉墨翻淋浪。

他时三贤亭,合著君在旁。

只恐作霖雨,幽梦通商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韵冯圆中酴醾(其一)

东风满架吹寒玉,惯逐园丁供菜束。

瀛洲一见眼偏明,缥渺霓裳舞仙曲。

纷纷桃李俱苍苔,冰壶着此真幽独。

更须酿取瓮头春,醉倒莫看蛮与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