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九江希庾楼

新楼极虚敞,竹树还阴森。

何意尘嚣中,有景如山林。

远人欲远览,小构依孤岑。

飞甍捲朝雾,疏帘含清浔。

我来坐移晷,泠然风满襟。

烦敲已荡涤,杯斝劳重斟。

江山足清赏,孤兴动豪唫。

昔人盛风致,流传犹及今。

清谈岂足贵,保障应同心。

名楼义在此,良贾真藏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陈洪谟的《登九江希庾楼》诗,描绘了作者在希庾楼上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新楼极虚敞,竹树还阴森”,开篇即点出希庾楼的宽敞与周围竹树的幽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着,“何意尘嚣中,有景如山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惊喜与赞叹,仿佛在喧嚣尘世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山林。

颔联“远人欲远览,小构依孤岑。飞甍捲朝雾,疏帘含清浔”,进一步描绘了希庾楼周围的景象。远处的人想要远眺,希庾楼则像一座孤独的小山,楼上的飞檐卷起清晨的雾气,稀疏的窗帘映照着清澈的水面,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颈联“我来坐移晷,泠然风满襟。烦敲已荡涤,杯斝劳重斟”,写出了诗人在希庾楼上的悠闲时光。他在这里坐了很久,感受到微风吹拂,心灵得到了洗涤。饮酒的场景也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趣。

尾联“江山足清赏,孤兴动豪唫。昔人盛风致,流传犹及今。清谈岂足贵,保障应同心。名楼义在此,良贾真藏深”,总结了诗人的感受与思考。他认为江山之美足以让人欣赏,独自的兴致激发了他的豪情。引用前人的风范,强调了志同道合的重要性。最后,他将希庾楼的意义归结为“名楼义在此”,即名楼不仅在于其建筑之美,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价值,如同良贾深藏的珍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希庾楼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115)

陈洪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君山值大风

泛泛古城隅,中流极凝睇。

击楫时奋昂,十已六七际。

风伯何飘摇,阴云极排翳。

白日将无光,飞沙触人眦。

浊浪抛几寻,船欹柁难捩。

吁嗟湘君祠,咫尺不可济。

重华去已远,即此亦云契。

悠悠百世心,瞻望增泗涕。

事变难预防,对面成乖戾。

风乎无太劳,天道终开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赴召荆南道中偶成

通宵雨不歇,及晨乃微晴。

轻阴散天末,风细沙堤平。

扬旌上官道,白露犹纵横。

前驱夹弓弩,矛戟何光明。

鼓角厉音响,健马还嘶鸣。

趋召靡敢后,稽首瞻神京。

岂不惜衰朽,殊恩难荷承。

朴忠固有素,勉旃惟兹行。

形式: 古风

宿赵州

晓发内丘县,暮投鄗城馆。

天寒霜满林,路修日云短。

灯火已深更,虚堂月华满。

隐几欲无言,小酌银缸浅。

岂不惜衰颓,君命义难缓。

明朝又栾城,应钟月初浣。

形式: 古风

真定值雪有感

孟冬才初旬,飞雪遽如是。

微闻夜窗鸣,及晨忽盈砌。

古树垂寒枝,亚亚琼瑶缀。

烟霭如云屯,咫尺迷城市。

须臾风怒号,入面劲如刺。

仆夫声嗷嗷,兹惟凶荒岁。

枵腹巳连朝,鹑衣近复敝。

沟壑死不免,冻馁何足计。

吾闻心恻然,此地人多累。

南方当此时,和煦如春气。

辛勤事耰锄,衣食亦不匮。

虽遇水旱年,仓庾犹有备。

今我过诸州,亦闻发赈济。

贫者未沾粟,富者已盈笥。

从来救荒难,十百才一二。

勖哉诸有司,辑宁尚加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