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其一)生日生双竹

论兵齿颊带霜寒。清似碧琅玕。

好是天然风韵,琳宫瑶馆清闲。

华筵初启,小蛮二八,对影朱颜。

便好添筹索笑,双枝原应双鬟。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论兵齿颊带霜寒"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竹子在严冬中依然坚韧挺拔的形象,显示了生命力之强大。"清似碧琅玕"则将竹子的清新比作珍贵的碧玉,表达了对纯洁之物的赞美。

"好是天然风韵,琳宫瑶馆清闲"两句更进一步描绘出这种自然景象所蕴含的超凡脱俗之美,它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这里的"琳宫瑶馆"虽然未必真实存在,但在诗人笔下,却成为一种理想化的空间,代表了清净与高雅。

"华筵初启,小蛮二八,对影朱颜"几句则转入具体景物的描写。"华筵"指的是竹叶间隙放射出的光线,"小蛉"则是夏夜中常见的小虫,在这里它们以"二八"(二十八只)的数量出现,显得异常热闹。"对影朱颜"或许是指在清晨或傍晚,竹影与日光交错时的景象,一切都显得格外鲜活。

最后两句"便好添筹索笑,双枝原应双鬟"则是一种情感的流露。诗人似乎在提倡一种生活态度,即在美好的自然中寻找乐趣,不妨加入一些装饰或者游戏,以增添生活的情趣。而"双枝原应双鬟"则可能是指用两枝竹子编织成的头饰,既实用又美观,符合诗中的清新脱俗之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

收录诗词(86)

沈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二)

半世飘蓬,今何幸、得归乡曲。

却还似、重来燕子,认巢新屋。

好是秋晴风日美,饭香云子炊如玉。

念蟹螯、满把欲黄时,笋新绿。仍更有,初开菊。

何妨更,重添竹。与此君相对,且无荣辱。

待得吾庐三径就,此生素愿都齐足。

任三竿、红日上檐梢,眠方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九日登凌欹台

姑孰名邦,黄山畔、古台巍立。

秋渐老、重阳天气,郊原澄碧。

隐隐西州增远望,长江一带平如席。

怅英雄、千古到如今,空遗迹。吴太守,文章伯。

寻胜事,酬佳节。拥笙歌千骑,遍游南陌。

襟带江城当一面,折冲千里无强敌。

更行看、击楫溯中流,妖氛息。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庭芳(其一)立春生日

画戟霜匀,谯门风动,满城和气氤氲。

一年好事,今朝属东君。

歌管欢迎五马,金章烂、华毂朱轮。

班春了,归来燕寝,香重烛花轻。盈盈。

春酒暖,金幡彩胜,霞袂云旌。

算重重佳庆,都聚今辰。

且听雪儿歌罢,称寿处、兰玉诜诜。

新春暖,貂蝉象服,同日感皇恩。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其二)

春锁琼台,花藏瑶圃,彩云片片来归。

任城仙子,玉笈镇长移。

时会三元金母,云璈奏、天上佳期。

嬉游处,飘然侍女,玉佩紫霞衣。

芙蓉帔欲去,鸾音鹤驭,洞府应迷。

向人间挥手,留语人知。

此去何须怅望,蓬莱水、弹指依稀。

还知否,刘安未老,仙籍有津涯。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