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嫩冰未白,被霜风换却,满院秋色。

小阁深沈围坐促,初拥红炉宜窄。

帘密收香,窗明迟夜,砚冷凝新滴。

无人知道,个中多少岑寂。

翻念一枕高唐,当年仙梦觉,难寻消息。

睡起微醒衣袖重,不管腰支犹索。

旋暖银簧,时添酥字,笋玉寒无力。

如今肠断,暮云依旧凝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薄冰尚未变白,却被霜风替换,整个庭院充满秋意。
在幽深的小阁中围坐,紧靠红炉,空间显得狭小而适宜。
窗帘密闭,香气收敛;窗户明亮,夜晚来得迟缓,砚台冰冷,新墨水还未干透。
无人能理解,这里隐藏着多少孤寂。
回想起那高唐一梦,当年醒来后,再也找不到那份梦境的痕迹。
醒来后微微清醒,衣袖因沉睡而沉重,懒得理会腰肢的困乏。
立刻点燃银簧,不时添加新墨,笔尖像竹笋般无力书写。
如今心如刀割,傍晚的云彩依然碧绿,唤不回过去的时光。

注释

嫩冰:初生或未完全冻结的薄冰。
换却:替换,更换。
秋色:秋天的景色。
深沈:深邃、幽深。
红炉:红色的小火炉。
窄:狭小。
帘密:窗帘紧密。
新滴:新落的墨水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静谧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嫩冰未白,被霜风换却,满院秋色。" 这几句描绘了一片初冬的景象,天气转凉,薄冰尚未完全凝固,被凛冽的北风一吹,便化作了水迹,庭院间弥漫着浓重的秋意。

"小阁深沈围坐促,初拥红炉宜窄。" 这里写的是诗人在一个狭小而温暖的小屋中,与几位亲密的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初次点燃的火炉带来的温度和舒适,这种画面充满了家的温馨与安全感。

"帘密收香,窗明迟夜,砚冷凝新滴。" 诗人在这几句中描绘了一副夜晚的宁静景象:窗外是清澈可见的月光,室内则是一种幽深安逸,帘幕紧闭,收藏着屋内的芬芳;砚台上的水珠凝结,显现出一种冷静而专注的书写氛围。

"无人知道,个中多少岑寂。" 这句话透露出诗人的内心独白,他的情感世界是深邃且难以触及的,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内在的孤寂与沉思。

"翻念一枕高唐,当年仙梦觉,难寻消息。" 诗人这里回忆起了过去的一段时光,那时候可能有过某种超脱世俗的美好幻想,但如今这些梦境已经难以寻觅,只能在记忆中翻涌。

"睡起微醒衣袖重,不管腰支犹索。" 这几句传达了一种从沉睡中醒来的迟钝感受,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即便是身体上的寒冷和衣物的沉重,也无法打扰他内心的向往。

"旋暖银簧,时添酥字,笋玉寒无力。" 这里继续描绘了诗人在深秋夜晚的生活状态:银质的风筝在微弱的风中轻轻转动,每隔一阵,便有人送来温热的酒水,以抵御严寒;而书桌上的砚台因天气过冷,墨汁凝固,难以提炼。

"如今肠断,暮云依旧凝碧。" 最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哀愁,即便是内心已经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外界的自然景观——那沉甸甸的晚霞,依然如故,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季节变化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寻内心自我的高远情怀。

收录诗词(7)

田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籍里无考。善琵琶,通音律。政和末,充大晟府典乐。为乐令。《全宋词》存词六首,有《芊呕集》 才思与万俟咏抗行,词善写人意中事,杂以俗言俚语,曲尽要妙。尝出含三个词牌的联语“玉蝴蝶恋花心动”,天下无能对者

  • 字:不伐
  • 生卒年:1119

相关古诗词

南柯子/南歌子(其一)春景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清明时候被莺催。

柳外都成絮,栏边半是苔。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柯子/南歌子(其二)春思

团玉梅梢重,香罗芰扇低。帘风不动蝶交飞。

一样绿阴庭院、锁斜晖。对月怀歌扇,因风念舞衣。

何须惆怅惜芳菲。拚却一年憔悴、待春归。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惜黄花慢

雁空浮碧,印晓月,露洗重阳天气。

望极楼外,淡烟半隔疏林,掩映断桥流水。

黄金篱畔白衣人,更谁会、渊明深意。晚风底。

落日乱鸿,飞起无际。

情多对景凄凉,念旧赏,步屐登高迢递。

兴满东山,共携素手持杯,劝泛玉浆云蕊。

此时霜鬓欲归心,谩老尽、悲秋情味。向醉里。

免得又成憔悴。

形式: 词牌: 惜黄花慢

探春/探春慢

小雨分山,断云镂日,丹青难状清晓。

柳眼窥晴,梅妆迎暖,林外幽禽啼早。

烟径润如酥,正浓淡遥看堤草。

望中新景无穷,最是一年春好。骄马黄金络脑。

争探得东君,何处先到。

万盏飞觞,千金倚玉,不肯轻辜年少。

桃李怯残寒,半吐芳心犹小。

谩教蜂蝶多情,未应知道。

形式: 词牌: 探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