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人负一美,未肯甘陆沉。
独抱匡济器,能怀真隐心。
结庐迩城郭,及到云木深。
灭迹慕颍阳,忘机同汉阴。
启户面白水,凭轩对苍岑。
但歌考槃诗,不学梁父吟。
兹道我所适,感君齐素襟。
勖哉龚夫子,勿使嚣尘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筠的作品,题名《题龚山人草堂》。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龚夫子(可能指龚鼎孟或其他同名人物)的草堂有着深厚的情感。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充满了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哲思。
"世人负一美,未肯甘陆沉。" 这两句表达了世人都追求美好,而不愿意平庸沉沦于尘世之中。这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评,也反映出诗人的超脱态度。
"独抱匡济器,能怀真隐心。" 诗人自诩独自拥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这颗心不为外界所动摇,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结庐迩城郭,及到云木深。灭迹慕颍阳,忘机同汉阴。" 这几句描绘了诗人隐居的情景,他的住所紧邻城市却又深藏于云雾和古树之中。"灭迹"意味着他想要消除世间的一切痕迹,与世俗隔绝,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启户面白水,凭轩对苍岑。" 这两句是诗人在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他的窗前有清澈的流水,他倚坐轩窗之上,对着远处的苍翠山脉。这是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居住环境,也映衬出诗人的心境。
"但歌考槃诗,不学梁父吟。" 这里表明了诗人对于诗歌的追求,他只愿意唱和那些古代圣贤之诗,而不效仿当时流行的梁朝诗风,显示出了他对诗歌传统的尊重与选择。
"兹道我所适,感君齐素襟。勖哉龚夫子,勿使嚣尘侵。" 最后两句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龚夫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是一种期许,希望龚夫子能够保持纯洁,不被世俗的尘埃所玷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不详
窃慕隐沦道,所欢岩穴居。
谁言忝休命,遂入承明庐。
物情不可易,幽中未尝摅。
幸见终南山,岧峣凌太虚。
青霭长不灭,白云闲卷舒。
悠然相探讨,延望空踌蹰。
迹系心无极,神超兴有馀。
何当解维絷,永托逍遥墟。
家住青山下,时向青山上。
垂花临碧涧,清翠依丹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