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窃慕隐沦道,所欢岩穴居。
谁言忝休命,遂入承明庐。
物情不可易,幽中未尝摅。
幸见终南山,岧峣凌太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开篇“窃慕隐沦道,所欢岩穴居”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淡泊生活方式的羡慕与喜爱,愿意隐藏自己的踪迹,选择山洞作为栖息之地。
接着“谁言忝休命,遂入承明庐”则是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人们常说隐居是逃避现实的不幸选择,但诗人却认为这是自主的生活方式,因此决定进入这片光明的庵宇。
“物情不可易,幽中未尝摅”意味着自然界的情感与世俗不同,不可轻易改变,而在隐秘之处还未曾经历过世间纷扰。
最后,“幸见终南山,岧峣凌太虚”则是诗人对于见到终南山景色的喜悦,以及对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感到震撼。这里“岧峣”形容山势雄伟,“凌太虚”则表达了山脉超越了常人的想象力和认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自我肯定。
不详
青霭长不灭,白云闲卷舒。
悠然相探讨,延望空踌蹰。
迹系心无极,神超兴有馀。
何当解维絷,永托逍遥墟。
家住青山下,时向青山上。
垂花临碧涧,清翠依丹巘。
秾华从妇道,釐降适诸侯。
河汉天孙合,潇湘帝子游。
关睢方作训,鸣凤自相求。
可叹凌波迹,东川遂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