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料院(其二)

涉世曾经几折肱,径须归卧北村灯。

往来屑屑无家燕,去住匆匆旦过僧。

浦淑舟寒秋婉娩,江湖人老雪鬅鬙。

草堂便在山深处,无复莼鲈累季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我曾历尽世间沧桑,如今只想在北村的灯光下安歇。
来来往往的燕子没有了家,僧侣们匆匆忙忙地过着日子。
秋天的江边,小船孤独,寒意渐浓,漂泊的人已白发苍苍。
我居住的草堂隐在深山之中,不再有寻找美味莼鲈的忧虑,也不再期待猎取季鹰的快意。

注释

涉世:经历世事。
折肱:比喻受挫折或经历困难。
径须:应当立即。
归卧:归隐居住。
北村灯:北方乡村的灯火。
屑屑:忙碌的样子。
无家燕:形容无固定居所。
旦过僧:早晨经过的僧人。
浦淑:水边清冷。
舟寒:小船寒意。
秋婉娩:秋意渐浓。
雪鬅鬙:形容头发斑白。
草堂:简陋的房屋。
山深处:深山之中。
莼鲈:美味的水生植物,常用来象征故乡。
累季鹰:连续捕捉季节性猎物的鹰,比喻追求功名利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生活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涉世曾经几折肱"表明诗人在世间纷争中经历过多次挫折,"径须归卧北村灯"则透露出一种迫切的归隐愿望,希望能够尽快回到宁静的家园。

"往来屑屑无家燕"描绘了诗人对流离失所生活的感慨,而"去住匆匆旦过僧"则是对世间红尘中人们匆忙而又短暂生命状态的一种描写。"浦淑舟寒秋婉娩"用以形容水边之美,"江湖人老雪鬅鬙"则展现了时间流逝、人事沧桑的感伤。

最后两句"草堂便在山深处,无复莼鲈累季鹰"描绘了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状态,诗中的"草堂"象征着隐居之所,而"无复莼鲈累季鹰"则表明在这里,诗人摆脱了世俗的纷争和烦恼,找到了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间与隐居生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于归隐田园、逃避红尘的强烈愿望。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陈料院(其四)

久矣寒窗美曲肱,绝交书到短檠灯。

向来问舍渔樵侣,肯作归田粥饭僧。

耕罢夕阳牛觳觫,睡残明月鹤鬅鬙。

年来老懒略相似,见兔何能便放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次韵陈料院(其一)

红旗破贼本非才,白首为郎更此来。

群玉府应羞哙伍,碧油幢误筑燕台。

江行莫等蛟鼍怒,雨歇能令鸥鹭猜。

三径未荒归路好,秋风篱落菊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陈祭酒直舍木犀

西雍夜直秋风底,断是龙涎不敢香。

月府肯分金粟粟,书床相对玉琅琅。

人间富贵梦不到,世外高寒味尽长。

亦笑柴桑千载士,同时祇识菊花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净照

一筇一衲出山相,不道斯人故可人。

我已久闻挥翰手,师宁相对坐禅身。

山林有味青灯古,天地无情白发新。

认取本来真面目,瀑泉诗好未知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