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陈亮所作的《寄陈叔起时在永嘉不归》。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叔起分别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闽南一别几经秋,林馆莺花忆旧游”,诗人回忆与陈叔起在闽南的相聚时光,感叹岁月如流,转眼已过数个秋日,心中不禁涌起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颔联“过雁不堪频北望,沧江无奈自东流”,通过雁南飞和江水东流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抑制,而世事却如同江水一般,无论人们如何期盼,都无法阻挡其东流的趋势,暗含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
颈联“风尘冉冉逢人少,江草萋萋向客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风尘仆仆,偶遇故人稀少的孤独感,以及面对茂盛的江边野草,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别绪。
尾联“白发丹青应更好,何时飞翰寄沧洲”,诗人想象着自己老去之时,或许能以丹青之笔描绘出更加美好的画面,但何时才能乘船回到友人所在的沧洲,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重聚的心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