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觉际偶成

我到家山雪尚飞,看看寒食展归期。

花开无酒蝶贻笑,春尽不吟莺有辞。

窗下竹君陪晤对,手中杖子共追随。

闲来自唱无生曲,井底泥蛇舞柘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回到故乡时,雪花还在飘飞,寒食节临近,我期待着回家的日子。
花儿盛开却无酒可供赏蝶,春天将尽,连黄莺也似乎在诉说着离别之词。
我在窗下与竹子相伴,手握拐杖,一同漫步。
闲暇时我会独自唱起无生之曲,仿佛井底的泥蛇在欢快地跳着柘枝舞。

注释

我:诗人自己。
家山:故乡。
雪尚飞:雪花仍在飘落。
寒食:古代节日,清明前一天。
展归期:安排回家的时间。
花开:花朵盛开。
无酒:没有美酒。
蝶贻笑:蝴蝶嘲笑(无人饮酒赏花)。
春尽:春天即将结束。
莺有辞:黄莺似乎在诉说离别之情。
窗下:窗户下面。
竹君:竹子,这里指竹子如同朋友陪伴。
晤对:面对面交谈。
杖子:拐杖。
追随:相伴同行。
自唱:独自歌唱。
无生曲:表达生死无常的歌曲。
井底泥蛇:比喻孤独或寂寞的生活。
舞柘枝:跳柘枝舞,一种民间舞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追记觉际偶成》,描绘了诗人在家乡经历雪飞的时节,临近寒食节,内心充满思归之情。首联“我到家山雪尚飞,看看寒食展归期”写诗人回到故乡,雪花仍在飘落,他期待着寒食节的到来,以便能确定回家的日子。

颔联“花开无酒蝶贻笑,春尽不吟莺有辞”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表达诗人因无酒而无法欣赏春花,感到被蝴蝶嘲笑;同时,春天将尽,连莺鸟也似乎在婉转地催促他抒发情感。

颈联“窗下竹君陪晤对,手中杖子共追随”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只有窗外的竹子和手里的拐杖陪伴左右,暗示了他的老态和内心的孤寂。

尾联“闲来自唱无生曲,井底泥蛇舞柘枝”以自嘲的口吻,描述自己在闲暇时独自唱起无生之曲,仿佛看到井底的泥蛇在欢快地舞动柘枝,流露出一种超脱或自我安慰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心系故园的复杂情感,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淡然与自得。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送行诗(其一)

中年别意增怀抱,昨夜秋声到客船。

流水孤村鸦好在,平沙远景雁依然。

惜无绣口供吟笔,只有莼羹愧昔贤。

付与西湖林处士,重阳健倒菊花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行诗(其二)

半生霜鬓飘萍迹,几度风餐系柳船。

舞咏未忘雩里在,去来翻似贾胡然。

先生自是今和靖,林下端能友士贤。

二亩孤山应更好,瘦梅疏影小春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林教授行(其一)

玉壶仙骨产蓬莱,客授京璜隽武开。

曾向西山传墨印,好游东观籋兰台。

青云直上轻馀子,黑发谁量未易才。

侧耳韶箫充雅奏,愿同观乐诧州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林教授行(其二)

石鼎煎茶午梦醒,羊肠怕听绕车声。

剡舟忽至惊安道,汉使新招别子卿。

交谊从君知绝俗,凋年如我最关情。

鸾凰先路为时瑞,肯卜筵篿诉独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