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林教授行(其一)

玉壶仙骨产蓬莱,客授京璜隽武开。

曾向西山传墨印,好游东观籋兰台。

青云直上轻馀子,黑发谁量未易才。

侧耳韶箫充雅奏,愿同观乐诧州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玉壶仙人的气质出自我那仙境蓬莱,一位客人赠送我京城美玉,开启了英勇的武学之路。
我曾在西山传授书法,喜好游览东观的兰台。
在青云直上的路上,我轻视那些平庸之人,我的黑发还未显老,才华难以估量。
侧耳倾听美妙的韶箫,期待与你们共享高雅的音乐,一同惊叹州来的欢乐。

注释

玉壶仙骨:形容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气质。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仙境。
京璜:京城中的美玉,象征珍贵的礼物。
隽武开:英勇的武学之路开启。
西山:著名的文化名山,可能指代书法传承之地。
墨印:书法艺术。
东观籋兰台:古代的学术研究或文化活动场所。
青云直上:比喻仕途顺利,地位提升。
轻馀子:看不起其他人。
未易才:难以估量的才华。
韶箫:优美的箫声。
雅奏:高雅的音乐演奏。
观乐诧州来:共同欣赏音乐,惊叹州来的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为送别林教授所作,以神仙传说和文人雅趣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祝愿。首句“玉壶仙骨产蓬莱”形容林教授如仙人般超凡脱俗,来自仙境蓬莱;“客授京璜隽武开”则称赞他才华出众,犹如珍贵的京璜被授予,开启了一段卓越的学术旅程。

“曾向西山传墨印”暗示林教授在西山传授学问,留下深刻的印记;“好游东观籋兰台”描绘他喜好游历,追求知识,如同籋兰台的常客,志向高远。接下来,“青云直上轻馀子”赞扬他的才能出众,无人能及,意指他在学术上有望直登高位。

“黑发谁量未易才”借黑发未衰暗喻林教授的青春活力与深厚才学,表达对其未来的期许。“侧耳韶箫充雅奏”以美妙的韶箫声比喻林教授的言谈举止,充满高雅风度。最后,“愿同观乐诧州来”表达诗人希望与林教授共享学术成果,一同赢得州人的赞叹,充满了深厚的友情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林教授的才情与品格,以及诗人对他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送林教授行(其二)

石鼎煎茶午梦醒,羊肠怕听绕车声。

剡舟忽至惊安道,汉使新招别子卿。

交谊从君知绝俗,凋年如我最关情。

鸾凰先路为时瑞,肯卜筵篿诉独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除夜求屠苏

椒盘为计定春前,客里那知岁籥迁。

行路间关穿履雪,薄官羞涩看囊钱。

愧无黄帝屠苏酒,试谒渊明种秫田。

令尹可人应拍手,从教满意作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食后闲步

乞得闲身入钓台,柳眉舒尽见桃腮。

山中历日花开落,物外交朋鹤去来。

更展书窗延竹影,剩翻隙地长梅栽。

春寒无赖欺霜履,健倒应愁破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食蛤戏成

满壳濡潮汐,因沙产海漘。

文身吴太伯,缄口鲁铜人。

雀化宜分隽,蛙烹肯拟伦。

试呈饕赋手,半熟酒含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