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溪八景诗(其六)设僧龙湫

金猊擅艺宝筵开,蓬海真僧驾雾来。

讲透精光图上点,默收尘火座閒埋。

钵龙静听金风细,幢鹤惊闻唳月哀。

莫道洞深无兴会,莲花朵朵水晶台。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金猊炉中艺术精湛,宴席因之更显尊贵,真正的僧人乘云而来。
他深入讲解佛法,如图上点点精光,默默收起尘世烦恼,静坐修行。
僧人的木鱼声与秋风轻轻共鸣,经幡在月光下显得凄凉。
不要说洞府幽深无趣,其实每一步都有佛法的体验,如同莲花盛开在水晶般清澈的台上。

注释

金猊:古代香炉的美称,象征贵重和神圣。
蓬海:神话中的仙山,此处指僧人的来处。
精光:佛法中的智慧光芒。
莲花:佛教象征纯洁和觉悟,常用来比喻佛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意盎然的画面。首句“金猊擅艺宝筵开”以金猊炉燃烧香料,象征着佛事活动的庄重与奢华,宴席的开启预示着僧人的重要来访。"蓬海真僧驾雾来"则运用神话色彩,形容僧人如仙人般从远方而来,神秘而尊贵。

接下来的诗句“讲透精光图上点,默收尘火座閒埋”描述了僧人在讲解佛法时,智慧之光照亮了画卷般的经文,他静静地沉浸在修行中,将世俗烦恼视为尘火,予以超脱和遗忘。

“钵龙静听金风细,幢鹤惊闻唳月哀”通过龙和鹤的意象,进一步渲染出宁静祥和的氛围,僧人的讲经使得连龙和鹤都为之倾听,月夜下的鹤鸣更显悲凉,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最后,“莫道洞深无兴会,莲花朵朵水晶台”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佛法修为的赞叹,暗示在深邃的佛法世界里充满了无尽的智慧和领悟,犹如莲花盛开于清澈的水晶台上,美不胜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讲经的场景,展现了禅宗的意境和修行者的高洁,富有哲理和艺术美感。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筠溪八景诗(其四)谷岫陵云

毓秀山根插翠峰,如陵如阜起隆嵷。

堆高鹿苑冲银汉,积拟钜桥跨玉虹。

敛厚难输王廪粟,岁丰长守大夫松。

乾坤种此昭宏德,阴济乡区皎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筠溪八景诗(其七)金鸡报曙

千金铄铄独文身,五德名标莫与群。

振翼岂愁天色暝,曲头如盼曙光新。

鸟穿竹韵窗谈巧,风捲尘岚士□勤。

□见鸡人□□陇,漏残惊起侍朝臣。

形式: 七言律诗

筠溪八景诗(其一)笔架文峰

巧夺西湖五姥峰,架中时见挂长虹。

近联霞彩笺呈锦,遥对岩牙笔露踪。

翰墨云烟来璧水,丹青桃李出花丛。

恩承斗柄回春律,待诏东封陟泰嵷。

形式: 七言律诗

筠溪八景诗(其二)旗台胜境

□□□中不老方,石台白战几多场。

登楼欢笑□□□,□□□□姓氏香。

云拥貔貅天地谧,□□□□□□□。

□□□□□冯试,采取梅花插鬓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