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述

淮阴寄食卒为将,南阳閒卧卒为相。

孟轲之道其如何,枉尺如何直寻丈。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名为《偶述》。诗中运用了几个历史典故,探讨了道德与功利之间的关系。

首先,“淮阴寄食卒为将,南阳閒卧卒为相。”这两句引用了韩信和诸葛亮的故事。韩信在淮阴时曾寄人篱下,但后来成为汉朝的开国名将;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最终辅佐刘备成为蜀汉丞相。这两句话表达了出身低微之人通过努力最终获得高位的观念。

接着,“孟轲之道其如何,枉尺如何直寻丈。”这里引用了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应该坚持原则,即使牺牲小利(“枉尺”)也要追求大义(“直寻丈”)。这句话探讨了在面对道德与利益冲突时,应如何抉择的问题。

整首诗通过这些典故和引语,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道德选择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中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提出了对当代社会道德观的反思。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有客不为赋

有客不为赋,而乃求荣阶。

是犹适吴楚,却背东西来。

孟郊从进士,闻者徒相咍。

退之发已秃,知己其谁哉。

余独谓不然,此事何足哀。

但恐子之道,未足为奇侅。

子歌坚诚好,不为利所回。

得则为颜氏,失则为隤懒。

为子歌一阕,为子酌一杯。

余歌为尔宜何歌,余闻日月如飞梭。

但忧其道不到古,穷通之事余如何。

形式: 古风

八月十四夜

有人望月吟太虚,半夜秋风生碧芦。

碧芦风起吹老桂,吟声入月惊蟾蜍。

明夜中秋更好吟,兔肥蟾大桂成林。

桂兔之外有何物,玉池水到中秋溢,秋风刮水如霜滴。

形式: 古风

中秋月下作赠吕秘校

去年中秋月,与子共吟诗。

今年中秋月,与子嗟别离。

前书约相见,颇说中秋期。

夜久风霜寒,对月空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汝弼

山阳如许大,不与我同住。

翩翩雁与鸿,可惜分飞去。

淮中极清泚,亦有洲与沚。

一雁自安栖,一鸿望江水。

形式: 古风